2)第三百零五章 志向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后还是要叫‘大人’才对。”

  曹颙忙道:“切莫如此,伊大人到底是小子长辈,叫名字即可。”

  伊都立摆摆手,笑道:“公是公,私是私,人前自是称‘大人’才对,人后我也不跟你客气,就叫你‘孚若’。私下里你若是跟我摆大人的谱,到时我少不得要端出长辈的架子来教训你!”

  说完这些,伊都立收了笑,仔细地交代了些太仆寺卿需要留心注意的几个地方,口气中颇有关切教导之意。

  曹颙晓得他是担心自己冒进,怕别人暗中使绊子,心下甚是感激。

  到了前门地界,曹颙勒了缰绳,对伊都立道:“大人,小子做东,请大人吃酒!”

  伊都立低头嗅了嗅自己的衣裳,笑着对曹颙道:“咱们在马圈了呆了小半天,这满身的味儿实在难闻。看你是个洁净的,指定也受不得这个。往后咱们同衙门当差,多得是吃酒的日子,不差这一顿。再说,你散了朝,就被拉过来,想来曹大人那边也惦记,还是早点家去。”

  曹颙应了,两人别过。伊都立住在鼓楼大街那边,继续往北;曹颙则左转,返回曹府。

  曹府门口,停着曹寅的马车,曹元带着小厮扶着醉醺醺的曹寅下车。

  曹颙见了,赶紧下马,上前搭了把手。

  曹寅半眯着眼,见是儿子回来,点点头,阖了眼睛,没有说话。

  曹寅闻见他满身酒气,颇为意外,低声问一旁的曹元道:“老爷这是同谁吃酒去?怎么醉成这样儿?”

  曹元低声道:“是同李家舅老爷与孙家大老爷吃了,两位同老爷一道进京,因大爷当差的事,扯了老爷去吃酒道喜。”

  说话间,到了二门,曹寅叫曹元下去了,自己个儿搀扶着父亲进去,只听曹寅喃喃道:“颙儿……你心里……前程……想过封阁拜相么……”

  曹颙听了,微微一怔,“封阁拜相”,父亲怎么想起这个来?

  虽然满清也是封建集权制,但还是有别于前朝,那就是弱化了相权,彻底了结了相权与君权相互制约的历史。所谓的“封阁拜相”,就是指荣升“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为封号的大学士,为正一品,是文官最高品级。

  自顺治设内阁至今,大学士很少有满员之时,少时二、三人,多时四、五人,其中亦四人时居多,满汉各两位、

  大学士名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实际上不过是起到参赞的作用,大事小情还需皇帝说了算。说实话,大学士就是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权这样的一个职位。

  还未到兰院,就听曹寅又道:“为父……此生碌碌,往后都看你的了……”声音中,满是无尽寂寥。

  曹颙想起小时候祖母说过的,父亲自幼喜读诗书,小小年纪便立志要做名臣之事。

  他六、七岁入宫为伴读,十几岁为侍卫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