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洪门再现(下)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不是吓得厉害了,你也不会使人疾驰回京送信。”

  他们亲人叙话,李卫就有些坐不住,想要起身告辞,却被曹颂挤眉弄眼地留下。

  曹颂这会儿正心虚,哪里敢一个人面对长兄,自不会容李卫这个“罪魁祸首”溜走。

  李卫不动弹,静惠就不好再留下,借口为曹颙预备接风酒,带着孩子们回内院了。

  就剩下三人,李卫就又说了江南官绅对峙的缘由。

  不过是因“利益”二字。

  皇上看重江南盐税,才重用李卫。李卫也没辜负圣恩,到了江南后,就收没了几个大的私盐作坊。

  他多少有些“杀鸡骇猴”的意思,也是表表朝廷的决心,让那些私盐贩子悠着点。

  并没有敢拿江南几个盐商世家开刀,多是调查之后,根基不深的人家。

  虽说有“欺软怕硬”之嫌,却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他是来江南当差来了,不是来江南打战,若是将地方士绅都得罪光了,那往后的差事也不好干。

  没成想,有两家作坊背后是有靠山的。

  连扬州程家也被请出来做中间人说项,只是这般遮遮掩掩,不肯露身份,使得李卫起了疑心。

  他在云南时,也曾查处过私盐。对于盐贩子托人寻情的反应,并不意外。

  自古以来,都有句老话,“民不与官斗”。还有一句话,“官商勾结”。

  毕竟,做生意也好,当官也好,多为了一个“财”字。

  可那两个作坊后面的靠山,却只肯大喇喇地掏银子疏通关系赎人,对于被收没的私盐作坊却提也不提。

  一个私盐作坊,还有没有运出的上万包私盐,价值不菲。

  就算是程家那样的盐商世家,被没收了一个作坊,也会觉得肉疼。

  这声名不显的“万复”,却丝毫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反常即是妖,李卫就使人留心,调查这“万复”的底细,却是跟地里冒出来的一样。

  那两家私盐作坊,早年归两家小盐商作坊所有,十来年前家道中落相继转手到万家。

  万复要赎回的几个人,就是这两处私盐作坊的管事,偏生一个都不姓万,名分上说是表亲。

  越是详查,越能发现这些人不类寻常百姓。籍贯不清,口音各异,没有说上清楚的亲族。

  李卫开始还以为这些人吃的是海上饭,回江南养老的,心中就多了提防。

  回过头再查那卖私房作坊的人家,却是无影无踪。

  李卫心中惊怒不已,哪里跟轻易就放人。

  要是这样人真是海贼出身,那两家私盐作坊的东家说不定已经被害。

  虽说制作、贩卖私盐,本就是犯了朝廷律法,未必是什么好人。可真要是被妄杀,他这做父母官的,也不能就当不晓的。

  程家只是做中间人,见李卫不松口,也没有法子,只是私下里少不得提醒李卫“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之类的话。

  李卫骨子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