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170徐太太两眼放光_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他周围的这些科研人员,虽然大家研究的项目都是以物理学为主,但不代表他建设的王子学院不能开设其他学科。

  徐志摩又有了动力,他自告奋勇想要配合施汝为,参与到选拔工作当中去。

  现在自己收到了陈慕武从剑桥大学写来的亲笔信,而且这封信还不是通过邮政系统,而是托人亲自登门送上来的。

  另一方面也是斯德哥尔摩这边王子学院的施工进度堪忧,施汝为离开时,预估只能完成少数几部分建筑,虽然教学楼竣了工,但是学生宿舍的进展却比较缓慢,况且竣工之后还有内部的装修和布置。

  然后他就拿着陈慕武的许多封亲笔信,开始在仩海、天侓和邶京各地,拜访陈慕武的故交和笔友。

  他都没和自己的家里人商量,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所以他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只要有人答应他的邀请,就全都照单全收。

  可是这样做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陈慕武不知道国内的物理学教育程度究竟是怎么样,题出的太简单筛选不出来合适的人选,而题出的太难的话,同样也筛选不出来。

  他开始替陈慕武,同时也是替自己据理力争:“你不懂,我在1925年去了剑桥大学,汉臣那个时候就有办学的想法。他现在终于实现了愿望,我十分替他感到高兴。

  施汝为离开剑桥大学,乘坐火车回到中囯之后,他和陈慕武彼此之间始终保持着定期的通讯,以便远在欧洲的陈慕武,能够随时得知国内选拔考试的最新进展。

  因为这位施汝为所带来的东西,可是自己的好朋友陈慕武的亲笔信。

  徐志摩都不需要拆开信看看信纸上写的是什么,就收到信本身这件事情来说,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有了向外人吹嘘的资本了。

  学生宿舍楼和相应的配套设施,无论内外都已经建造施工完毕,随时都能拎包入住。

  按照陈慕武提供的地址,施汝为敲响了四明邨当中的一栋石库门建筑的门。

  只是陈慕武的这种做法,给刚刚回国的施汝为添了不少麻烦。

  瑞典是一个矿产储量十分丰富的国家,到了二战后,甚至再过一个世纪,这个国家能够保持高福利社会的原因,也是因为源源不断地对外出口矿产来换取的巨额财富。

  开门的佣人没有直接把施汝为迎进门,而是询问了名号之后进去通禀。

  所以陈慕武和施汝为商定,把王子学院在国内的第一次选拔考试安排到了1928年下半年,现在看倒是个正确无比的选择:

  陈慕武给施汝为列出来的考试科目,除了物理学之外还包括数学、语文和一门外语,以及选考的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和矿物学。

  施汝为也按照陈慕武的嘱咐,在说完自己的籍贯和姓名后,还特意加上了一句。

  “先生,外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