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最好的选择了。

  1926年7月9日,那位蒋先生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誓师北伐。

  从而揭开了这场统一中国的战争。

  此时,吴佩浮部占据两湖、河南京汉路沿线,兵力号称二十万。

  孙传方部由闽、浙、苏、皖、赣军阀组成,号称“五省联军”,兵力亦约二十万。

  奉系军阀张座霖统领北平政府,盘踞京、津、直隶、热河及东北三省,兵力约四十万。

  身在山东的张宗倡也有十余万兵力。

  北洋军阀的总兵力将近百万。而广州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只有十几万兵力。

  可谓是实力悬殊,国民革命军的优势是这些军阀并不齐心,还有百姓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林子轩询问了宋子闻的情况。

  得知宋子闻因为北伐需要筹措资金,较为忙碌。短期内不会来上海了。

  他觉得坑美国人的事情还是当面和宋子闻谈比较好,便暂时放下了这件事,等到北伐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说。

  这时候,从英国寄过来一个包裹,里面是国际笔会的会员证件。

  林子轩正式成为国际笔会的一名成员,印度的泰戈尔和苏联的高尔基都是笔会的成员。

  有了这个身份。他能够在国内成立中国笔会中心,相当于国际笔会的分会。

  有了分会,就可以通过分会和世界各国的著名作家建立联系,互相交流。

  按照国际笔会的章程,一个分会,至少要有20名以上具有一定成就的、“在文学创作的某一特殊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只要承认“国际笔会宪章”上所规定的精神并承担它所规定的义务,就可以成立一个“中心”,即分会。

  这个分会还需要向国际笔会申请,只要多数票通过,就能成为国际笔会的分会。

  民国时期,中国的文学家太多了,短短时间内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可以说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但因为种种原因,并不被外界所知。

  主要是作品翻译的问题,还有远东地区的国家不被重视的原因。

  美国在1922年便成立了笔会中心,总部设在纽约。

  笔会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会员的创作自由与权利;召开研讨会、读书会,使会员有机会交流经验;制定创作、翻译、出版计划;设立各种奖金和基金。

  这和林子轩一直在做的事情区别不大,只是有了笔会中心更为规范化。

  可以把中国的文学传播出去,也会介绍国外最新的文学趋势,设立中国的文学奖项等等。

  他把这件事写信寄给了他认为有资格的中国作家,总要先凑够20个人再说。

  包括蔡元赔、胡拾、鲁讯和徐至摩等人。

  没想到这件事就此传开,不少文人觉得这是一个和国际文坛接轨的好机会,只要加入这个笔会就能和国际著名作家交流。

  一时间,成立中国笔会中心的事情在中国文学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写信给林子轩要求加入。

  但成为笔会的会员有严格要求,作家至少要有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品,不是说发表两篇文章就是作家了,还要经过国际笔会的认可,不是谁都能加入。

  也有人认为林子轩是哗众取宠,国际笔会是西方人玩的游戏,中国作家去了也没有地位。

  对这种人林子轩直接无视了,连敢于去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哪有资格进行评判。

  在林子轩发出的信件中,有人同意了,有人拒绝了。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自从林子轩开始批判苏联之后,他就被划归到了不同的阵营,另一个阵营的作家自然不会接受他的邀请。(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