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9章 项目太大了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分困难。

  王暮雪没有与柴胡搭话,而是拔掉充电线,抱着电脑直接跑出了大型会议室,隔壁房间正坐着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的邓玲。

  邓玲、45岁,天英控股副总裁,东北女汉子。

  她的体型略微有些发福,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比较粗犷,会计专业出身,讲话的时候带有赵本山那样的浓厚东北音。

  天英控股的母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地址为青阳市,往下延伸的一级销售型子公司都在香港,而海外的所有子公司,全都挂靠在香港公司名下。

  每一个香港子公司都拴着一堆不同国家的海外孙公司,王暮雪想向邓玲请教的是,为何不直接在海外设立一级公司,而是全都通过香港公司控制海外公司的股权。

  邓玲听后露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微笑,剪短一句:“我们公司想法多。”

  王暮雪等待了两秒,见对方没有要继续往下说的意思,不解道:“邓老师可以具体说说是什么想法么?”

  本来王暮雪应该称呼邓玲为“邓总”,但奈何其他人,包括邓玲自己都习惯别人称呼她“邓老师”,所以王暮雪也只能入乡随俗。

  此时邓玲用锐利的眼神审视了王暮雪好一会儿,才道:“就是想法多,这样结构方便汇总,好调。”

  还没等王暮雪问出下一个问题,邓玲就反问王暮雪道:“姑娘你工作多少年了?”

  这个问题是所有投行年轻员工的痛点,只有两年投行工作经验的王暮雪自然没敢说实话,她很镇定地答道:“四年了。”

  “哦……”邓玲若有所思,“那你是保代么?”

  “还不是。”王暮雪尴尬一笑,心想资格证这种东西网上都查得到,确实没法忽悠了。

  毕竟工作这两年,王暮雪被曹平生逼着拉项目、做项目与答反馈,忙得四脚朝天,而且还被迫处理了大半年吴双后台的工作,且她很固执地一定要考过对于投行业务用处不大的CFA,故她确实没足够的时间准备保代考试。

  况且即便她此时考过了,她也还没机会在任何一个IPO项目上签字。

  明和证券有一个隐形规定,即:所有项目协办签字人必须首先通过保代考试,所以现在的王暮雪一没考试,二没新申报的在手项目,离成为保代还远着呢。

  “那我们这个项目的保代是谁?”邓玲直接问道。

  “现在我还不知道,不过曹总一定会安排好的。”王暮雪回答。

  邓玲明显有些接受不了了,有些生冷道:“你们曹总跟我们吃了次饭,我们都认他这个人,还说一定好好做,到现在你们这个项目组,保代都没定,这哪里说得过去……”

  “不是的,肯定已经定好了的。”王暮雪赶忙改口。

  “定好了你作为一个工作四年的员工,会不知道?”

  面对咄咄逼人的邓玲,王暮雪一时词穷。

  其实不用邓玲强调,王暮雪也明白这种量级的标杆式项目有多可贵,只要做成,她王暮雪必然在中国投行界名声大震,哪怕不是签字人,奖金也至少可以好好吃五年,多少券商挤破头了都没获得机会,如今正式进场保代都没出现,人家副总裁自然会有意见。

  “邓老师您看这样,我这就去给曹总打电话……”

  “不用了。”邓玲直接打断了王暮雪,“其他人我看随意,但他曹平生必须签我们项目,而且他每周都要来现场,我得看得见他!”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