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5章 论狼性文化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它们的动物。

  美国科学家发现,只要冬日来临,狼群就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那些不到10只狼的小狼群开始解散,纷纷加入数量更大的狼群中。

  “这叫抱团过冬。”王潮笑道,“狼群数量大,在捕捉驼鹿、野牛或者羚羊的时候,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围剿,胜算更大。”

  见面前的石川神色有些茫然,好似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要说这些,王潮继续道:“狼群会的东西,企业不会。您看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时候,各家公司做的不是抱团,而是开始裁员,自己硬扛,那些越大的企业,寒冬之中裁员的动作就越是猛烈。这些企业在瓜分市场的时候都称自己是狼,称自己企业的文化是狼性文化,但它们却做着与狼群的自然生物反应完全相逆的行为。”

  对于狼,蒋一帆之前最爱看的纪录片《动物世界》也有涉及一些基本知识。

  在蒋一帆看来,无论是狼还是企业,群体中的首领都会面临两大挑战:

  一、维护群体的生存,努力保证群成员能够得到生存所需的食物;

  二、捕获猎物后,确保每一个成员都能分享其中的一部分。

  在狼群中,获得的猎物通常先由首领(及其子女)享用,而后其他狼按照地位顺序依次享用食物。

  如果狼群太大,级别最低的狼已经无肉可吃,首领通常会在同一天之内组织发起第二次对大型猎物的围捕行动。

  总之,首领要确保群体内每一级别的狼都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内得到食物。

  但由人群构成的企业就大不一样,因为每只狼每顿可吃下的肉量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私欲的不断扩大会让一些掌权者不顾群体内较弱成员的处境,甚至将弱者直接作为牺牲品踢出群体或者吃掉。

  这也是为何在“冬天”来临时,由人群构成的企业会出现裁员,而狼群反而要扩充的道理。

  “我认为我们人对于狼性的理解,更多是关注狼在狩猎时的表现,而不是组织形式。”

  董事长石川听见王潮这话,很自然地问道,“哦?说说您的高见,我也学习学习。”

  “高见谈不上,我只不过是陈述一些事实罢了。从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看,狼的组织特性有四点:一是群体等级明确清晰;二是责任与收益对等;三是等级排序按照实力规则公平竞争;四是根据自然生存法则调整群体大小。”

  石川点了点头,也喝了一口水,道,“狼群中那个首领的日子,好过么?”此时的他自然而然将自己比作了首领,而玻璃墙外14台电脑前工作的小伙子,就是他带领的“狼群”。

  王潮呵呵一笑,摇了摇头,“据我所知,不太好。当首领首先得进行一轮厮杀,打败其他所有向其挑战得狼,才能坐上那个位置;而且首领在每一次得捕杀当中,承担着筹划与布局的任务,它要安排每一只狼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时间点与合适的猎物发起行动。”

  “这跟我们企业家太像了,方向、时机、人员安排这些事情,一步错,步步错。”石川道。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