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供需不平衡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地回答。

  “出去一顿饭随便就30块,这不省钱么!”

  “所以啊,就别抱怨,我们还没正式入职,有得吃就不错了。”那个男生说着往嘴里塞了口饭。

  “但我都在这里吃了快六个月了,还没入职!”

  “我也是啊,这不还有我陪你么?”

  实习了都快一年,同样没入职的王暮雪,听后没多插嘴,只是默默地开始吃饭。

  对于青阳市而言,人才供需是极度不平衡的。

  经济学上能定义所有事物价格的只有两个字:供需。

  你若想让一件东西变得值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与这件东西同质的产品迅速变少,从而迅速减少供给。

  海边别墅之所以贵,是因为相比于高层住宅楼,供给少;

  纯种赛季德国牧羊犬之所以贵,是因为相比于满大街的流浪狗,供给少;

  限量版名牌手表,大师的艺术珍品,以及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之所以价值连城,不过就是供给少。

  只可惜,青阳市优秀人才的供给并不少,且大型公司永远都不缺背景、学历以及社会经验都很卓越的人,故实习期间一些人即便对公司再不满意,他们可以随时走,公司绝不挽留,也不会在意。

  市场上供给一旦大于需求,那么需求方就会无形加大对供给方的要求。

  在青阳,招聘条件中一些与工作能力无关的隐形条件,就开始冒了出来。比如王暮雪后来才知道,曹平生在挑选简历的时候,有三个“必扔法则”。

  所谓“必扔法则”,就是当他在简历上看到他不想看到的信息时,他就会将简历直接扔掉。

  三条“必扔法则”分别是:

  1、女人,直接扔;

  2、男人身高不过一米八,直接扔;

  3、男人不够帅,直接扔。

  也就是那时,王暮雪才明白为何王立松,蒋一帆,柴胡,都是那么清一色的高个子,白皮肤以及拥有轮廓分明的五官。

  因为投资银行的工作岗位之于每年海量的金融、会计和法律毕业生来说,是极度的供给少。

  吴双还曾与王暮雪开玩笑说:“你看整个明和证券,就咱们28楼的男生最抢眼,你进来可算享福了。”

  “吴双姐,咱们部门这几年就真的没有女生能正式入职的么?”王暮雪眨巴着眸子问道。

  “没有,除了我,而我还是做后台的。”吴双叹了口气。

  “真的一个都没有么?”王暮雪追问。

  “嗯,不过你也别灰心,说不定你可以成为第一个。”

  “吴双姐,你那么了解曹总,你说女人的简历写成什么样,曹总说不定不会扔掉?”

  吴双露齿一笑,清了清嗓子道:“就写,多少岁,畜生,已绝育,无大姨妈,无子宫。”

  回忆到这里的王暮雪,不禁自顾自笑了起来,心情也放松了些,只不过这种放松里,依然夹杂着对承诺书下落的担心。

  王暮雪尽管着急,但也强忍着没有发信息去催柴胡,她知道柴胡此时一定在认真寻找着目标,说不定饭都没顾得上吃,相比于柴胡,自己这边还算是顺利的。

  但当王暮雪刚刚低头扒了两口饭,手机便开始持续震动。

  王暮雪心里一震,她无比希望是柴胡,无比希望柴胡可以马上告诉她承诺书找到了,一切都没问题了,今天只要流程过了就可以顺利申报……但屏幕上却显示着让她差点噎到的三个字:曹平生。

  “喂,曹总?”王暮雪拿起手机问出这句话时,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你在那里?!”曹平生质问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我……我在食堂,曹总。”王暮雪的心脏开始咚咚直跳,可能是因为遗失承诺书的心虚,她对于曹平生此时的语气特别敏感。

  “现在十二点都没到你就去吃饭,你平常工作不积极,吃饭倒很积极!”曹平生怒骂道。

  若换作平常,王暮雪会顿一下,而后马上问道:“曹总有什么事么?我马上回去。”

  但今天她不知怎么的说不出话,手紧紧地握着手机,她很怕曹平生的下一句就是:“你居然连申报材料都能弄丢,你的存在简直是全国投行界的奇耻大辱!”

  只不过,电话那头的曹平生听王暮雪不回答,只是严厉一句:“到风控这来!马上!”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