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低级的造假_投行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到该项目上内核会,通常已经经过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一分钱没回是不太能说过去的。

  若企业最终真的收不回钱并且解释不清楚,所有中介的内心结论都会是:这个收入八成不靠谱,八成是假的!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想要造假,先要买通一个小姑娘,让她按照自己的说辞接受投资银行的访谈。

  然后,这个小姑娘还要承担法律风险,在函证上签字画押,往往这时候她就不敢了,因为人都要自保。

  但没办法因为我们一定要造假,于是我们就给小姑娘200元让她硬是在函证和访谈笔录上签字画押(假设200元她愿意干的话)。

  虽然小姑娘这边兜住了,但每隔一两个月投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就会问你,“钱回来没有?你们那个回款计划怎么都不按期执行?”

  不过就是卖个香蕉,要吃人家早吃完了,太久不给钱确实说不过去。

  于是我们就从私房钱里每月拿出一百元给小姑娘,再让她从她的银行账户打钱给公司,一个月一百,几个月撑到内核我们会发现……都已经超过原来自己想要虚增的800元了!

  这800元还是得自掏腰包付给公司的,且老是拜托人家小姑娘转钱,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手续费、人情费肯定少不了,过年过节还要请人家吃饭送礼,嘘寒问暖,回头一想,这造假成本太高了!不搞了不搞了!

  如果大伙儿商议实在要搞,那就搞少一点,虚增20元好了。

  当然,搞少了,你自己也觉得不值。

  为了20元钱去买通一个小姑娘,然后今后还要装作假装回款的样子,太累了!关键是最后的最后,钱还是得回来才行。

  综上所述,从应收账款这个会计科目下手去虚增收入,第一成本大,第二众目睽睽,实在算不得高明。

  只不过,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公司在刚上市的时候,就会使用高级的造假手段,毕竟很多企业家都是前期埋头创业,做到要上市了自身的财务知识也是小白一个,尤其是那些原先没有经历过上市阶段的财务人员。

  想要让财务总监帮你造假,那首先这个人得是你十分信得过的人,不是亲戚就是亲信,否则人家转身把你卖了,怎么哭都不知道;

  其次,这个财务总监不仅专业能力要极强,胆子还得特别大,因为一旦传出某家企业财务造假,这家企业的财务总监基本就是职业生涯彻底断送的下场。

  最后,造假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系列经办人的事情。

  要虚增收入,虚增应收账款,合同得是假的,产品发货单得是假的,运输单据也要配套做假的(不然证明不了货物出去了),客户的签收单也要是假的(不然证明不了客户已经签收了)。

  这一系列的假单据,都是由一条链上的人完成的,这条链上的人,当然你都要打点好了。

  这么一想,造个假仿佛更难了!

  不过,尽管造假之路如此坎坷,依然有不少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巨额红利面前放下了道德与操守,前赴后继。

  所以,应收账款这类容易操纵的会计科目,就是投资银行的常规尽调内容,一旦发现异常,不能解释,不合逻辑,钱回不来的情况,都是投行内核会或者监督机构发审会的重点关注事项。

  ————————

  【投行之路课外科普小知识——专业解释之“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表示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单位所占用的资金。

  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

  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

  企业应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以弥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对于被拖欠的应收账款应采取措施,组织催收;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凡符合坏账条件的,应在取得有关证明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作坏账损失处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