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29章 关系数据库市场风云_重生科技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阶段,Oracle的公司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美元。这个水平和个人电脑行业排名靠前的成功软件公司差不多。

  但不要忘了,Oracle数据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客户,其中的利润远超个人电脑平台上的产品。

  毫无疑问,比唐焕的哲儒早两年成立的Oracle,完全有资格被冠以“成功企业”的头衔了。

  不过,在最初的几年里,Oracle和其它创业小公司一样如履薄冰。这从它的公司名称两度变更当中,便能看出来一丝端倪。

  Oracle的崛起,除了依靠创始人的非凡能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搭上了关系型数据库兴起的顺风车。

  人类对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的需求自古有之,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当属美国的人口普查了,但其使用的工具,直到1952年仍是穿孔卡片和卡片制表处理机。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兴起和成熟,数据处理终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商业价值不可估量的庞大市场。

  要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就必须通过数学手段进行抽象,从而总结出了不同的结构模型。

  比如网状数据库,顾名思义,数据之间的关联就如同现实当中的情况一样纵横交错。

  最早的网状数据库商业化产品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1964推出的运行于大型机平台上的IDS。其它有名的实现方案还有惠普的IMAGE、Cullinet的IDMS等。

  它们当中商业成就最高的当属IDMS,这两年为Cullinet公司带来了过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再如层状数据库,数据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抽象为类似族谱那样的模型。

  最有名的层状数据库商业化产品。是IBM在1960年代末推出的IMS。

  不管是网状数据库。还是层状数据库。随着数据库规模的扩大,数据之间的联系将会复杂得连当初创建数据库的管理员都要为之迷茫,从而给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好在这个时候,关系型数据库的理论出现了。

  1970年,IBM的研究员EdgarFrankCodd――埃德加.弗兰克.科德发表了题为《ARelationalModelofDataforLargeSharedDatabanks》――《大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的论文,奠定了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赞赏。

  为此,埃德加.弗兰克.科德被誉为“关系数据库之父”。并在1981年得到了图灵奖。

  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谁优谁劣的学术辩论,以后者胜出落幕后,将关系数据库从理论成果变为软件实现的课题,随即摆在了研究人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