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315章 香江银行ATM网络之争_重生科技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输农产品。

  1958年的时候,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三人,连同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郭锦涛,合资组成永业公司,进入地产业发展。

  到了1963年,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另组新鸿基地产公司,三人总共投资100万港元。结果1972年在香_港交易所上市后,市值达到4亿港元,“三剑侠”名声大噪。

  这种让人眼红得发狂的财富神话,其成功关键说起来非常讽刺,归结为一点就是,倒底你对大陆有多大的信心。

  1960年代中期,香江出现华资银行挤提风潮,并且出现了移民潮。

  但是,郭得胜、李兆基、冯景禧三人对香江有信心,大量买入土地。在三年之内建成超过20座的大厦,经济景气时期很快到来。新鸿基地产就此获利甚巨,“三剑侠”成为了“商界奇人”。

  在1960年代的移民潮中,冯氏一家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并取得加拿大国籍。

  不过,冯景禧与妻子梁宝旋很快就回流香江,继续其事业,而子女们则被留在温哥华,独立完成中学和大学的生涯。

  了解到冯永发的加拿大国籍身份后,唐焕不由得恍然大悟,难怪原本时空里,此人能在加拿大不受政策影响地打造一个中文媒体王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早在1969年,“三剑侠”便分道扬镳了。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三人开始发挥各自所长,进军新的业务领域。

  比如,冯景禧便在1969年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和新鸿基财务两家公司。

  其中,前者曾经一度占据了香江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并在1973年将“新鸿基证券”易名为“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于两年后转为公众上市公司。

  而后者很快就要获得官方发出的香江银行牌照了,成为“新鸿基银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周密收集来的情报来看,新鸿基证券和“美林证券行”合作密切,传闻双方正在谈判交叉持股的相关事宜。

  不得不说,周密在香江经营得卓有成效,这个信息非常准确。

  唐焕记得,冯景禧正是通过这笔交易,成为“美林证券行”的最大个人股东,当时估计身家达到了24亿元,被誉为“股坛教父”。

  冯家兄妹四人在温哥华渡过了中学和大学时代,进入卑诗大学修读商科的冯永发,1973年毕业后,第二年便回流香江,加入父亲旗下的新鸿基证券出任执行董事,并在1975年的时候,被派去纽约,在美林证券的东方部门受训。

  冯永发本来就对财经领域的工作兴趣有限,华尔街紧张的气氛越发让他吃不消,于是便在晚上前往纽约大学的夜校修读电影,并于1976年毕业,这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冯永发进军电影的信心。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