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非典来袭_学霸终结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八◆■一▼中文◆.★这句话,便是那天顾莫杰与李老板的闲聊中,最后得到的核心心得。

  互联网业界太空白了,不能用传统产业那种打压竞争对手的损人不利己心态来崛起。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去互掐,自己找准空白的缝隙,时时刻刻润物无声地渗透,占领,圈空白地。

  如果能够做成一头屋子里的大象,明明已然成为庞然大物,都没人注意你的存在和崛起,没有人以你为对手,你又何愁不胜。

  虽然这种崛起模式,终究平淡低调了点,少了点装逼打脸的刺激感。

  (注:“屋子里的大象”,是后世互联网业界对苹果的比喻。苹果其实跨圈无数,不仅仅是卖手机硬件的。可偏偏除了那些手机厂商以外,其他互联网领域的公司都不认为苹果是他们的对手,对其视而不见。凭心而论,苹果公司这种明明抢了别人生意,别人还不觉得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隐身术”,应该是业内翘楚了。)

  当然,除了那些核心的心得收获之外,顾莫杰的所得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理念果实都需要经过长久的实践来消化。要不然业内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可掏几十万也要和这些大牛聊个天呢。

  同时,顾莫杰对李老板这个人本身的认识,也随着这次深谈加深了许多。

  在顾莫杰看来,李老板相较于后来的其他诸如二马等互联网巨头而言,终究是学者情怀浓重了点,也谨小慎微了一点,不如二马尤其是小马那么放得开,那么不择手段。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李老板是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骨子里其实还是有三分读书人的傲骨,时时刻刻想着“如何用好我有而别人没有的独到能力获取优势”,而不愿意放下身段在低门槛的领域与敌人近身肉搏,溅一身泥水。?●★八●.▼

  就比如李老板当初本科念了燕京大学的信息工程、后来去纽约念计算机。于是回国创业的时候就非要找一个可以充分结合“信息工程”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把所学专业知识都用上的领域,这才选了搜索引擎。

  说白了,就是李老板这种学霸放不下自己所囤积的知识带来的既得优势;如果学无所用,他就会觉得不甘心。

  相比燕京大学高材生而言,深圳大学和钱塘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就没那么多对自己学业的矜持了:学校里学的东西无所施展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咱本来就没在学校里学到啥值得骄傲的东西,扔了就扔了呗。所以二马在真正遇到大变革的时代,在遇到转型剧变的时候,响应度会更快,更果断,更无所吝惜。

  说白了,就算李老板是个有情怀,会挖坑,能坚持的人,他也终究只是一个时代的成功者。他的知识包袱,注定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