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八章 考试,高三的主旋律_我的妹妹是偶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一边回忆了下要考试的内容,初试曲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1、巴赫十二平均律1首(只演奏赋格)(赋格是一种乐谱写法,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固定的创作形式,而不是一种曲式。)

  2、演奏技术性快速练习曲2首(2首练习曲连续弹奏,2首必须选自肖邦练习曲或)

  考生必须背谱演奏,否则将取消考试成绩。

  程晓羽相信初试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复试的话他现在看不到对手的水平,实在难以下判断,只要对手不是全是苏虞兮那水平,他觉得他应该问题不大。

  考试和比赛一般比的就是准确度,而不是你对乐曲的理解,这对程晓羽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他曾经荒废了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触碰钢琴。曾经他记得16岁那年得过一个钢琴演奏大奖,虽然不是冠军但也是前三名。所以当年的水平应该还是很不错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强化练习,程晓羽虽不知道自己的钢琴水平具体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程度,虽然他自觉还没有恢复到自己一年前的水平。可他觉得他目前的水平应付考试还是够了。

  而且平心而论其实技术这玩意,只有在科学领域可以说是没有最只有更,在艺术领域,到了一定境界和水准是不太比技术的,到了这个阶段,大家都有技术。

  外行人一般只会看速度,力度准确度等一些表面性的东西,可很多演奏家并不追求也不屑于表现这些(准确度除外)。

  专业人士一般更看重的是技巧,技巧真的比技术要复杂得多,技巧包括技术,也涵盖了技术所没有的东西,某些演奏家们重视技巧而非技术,但不能以此来说他们技术不好。

  这个时候的程晓羽其实已经不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一个演奏家的位置上了,而不是学生。总得来说他还是比较自信的。

  至于复试类容复试内容(不得重复初试曲目),程晓羽也没选择难度很高的表现型曲目,反正有了周姨的托底,他只要不出差错稳定的表演就能进上戏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去演奏高难度的曲目。

  因此在复试考试第一项古典奏鸣曲(选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作品)演奏上面,程晓羽也没多想选了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第三乐章。

  至于第二项演奏外国乐曲一首。程晓羽选了肖邦练习曲《黑键》。

  最后的考试项目则是基本乐科(成绩不计入总分,但划定资格线)

  1.乐理;

  2.视唱练耳(笔试与面试)。

  这些基本功对耳力了得的程晓羽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了。

  此时的程晓羽自信的觉得已经一只脚踏进上戏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