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6章大部制改革(下)_灵犀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次改革的不彻底,也反映出国内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包袱的沉重,因为它是由计划体制转型而来,而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块管理。

  现在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基础上修修补补而来,在功能上仍然强调指挥、控制,这就必然导致机构设置过细,政府机关管理过于微观、具体,统得过死。

  政府机构设置过多过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协调困难的情况十分普遍,成为时下政府职能与机构改革配套改革的一大难点。

  除此之外,机构过多还带来了一个必然的副产品,就是高行政成本。

  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公务员数量庞大。

  有关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民众认为,中国的公务员数量过多。按照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来看,中国公务员数量大大超出发达国家。

  比较而言,大部门体制是现代社会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体制模式,此次机构改革的思路,依然是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一部分部门先动起来。

  但是这依然没有改变以往缝缝补补的做法,丁永军对此看得很清楚,而江风看得更清楚,至于说全国的老百姓,其实看得最清楚,不是不好改,而是大家都怕得罪人。

  而这次丁永军提出的大能源部构想事实上已经被通过了,现在社会上的传闻,其实就是高层透出来的一些风儿,想看看公众对此的反应。

  江风早就能够肯定,他这一次通过丁永军拿过去的机构改革方案可以通过。毕竟除了一些计划在初期看热闹的人心里面有些不痛快之外,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注重工作实效的,对于他搞出来的机构改革计划以及详细说明,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重要性。

  “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公众参与的提法,这个是后来补充进去的。”丁永军对江风解释道,“这也是惯例了。如果不冠以全民参与的幌子,有些事情就不大好解释。”

  江风笑了笑,点头表示可以理解。

  环境保护市场就是在政府政策法规的有形约束和公众环境意识无形约束下形成的。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不可协调的物质转换关系,还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在利用环境时相互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关系。所以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改善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方式,还需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而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供给的普遍性和消费的排他性,清洁环境的共享使得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落实,所以就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责任模式,在环保的内在经济机制方面,采用污染者和使用者共同支付原则,既体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