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剃发令(下)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虽然是这样想,但洪承畴却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洪承畴久历官场,又在关外住了数年,对清廷上下都看得十分透澈,包括对多尔衮的脾气禀性也十分了解,当然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坚持己见,那怕是当面拂了多尔衮的意见也不用怕,比如当初坚绝反对南征,而这一次又坚持打持久战,都属于这一类型。

  而有些事情,尽管明知是错,但也是绝对不能反对的,比如这次的剃发令。

  因为前者属于业务范围,就算是当时触怒了多尔衮,被罢官免职,也有机会东山再起,而后者则属于路线问题,如果站错了队,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手机阅读

  多尔衮重新下达剃发令,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孙之獬的这一份上书,而是有很深刻的用意。品书网其实这时清廷入主北京己有三个年头,尽管南方依然战乱纷纷,但北方基本己经平定下来,因此清廷至少也站稳了半壁江山,最差也和当年的金国一样,进行南北分治。在这种情况下,满族大臣之中,也有人开始议论剃发的事情。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满人大学士希福已在盛京向朝廷进献了满文写的辽、金、元三朝史料,想使淸廷吸收这些统治过中国的异族历史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当然不可能从历史规律中,找到封建专制王朝兴替的真正客观原因,因此只能从其中得到最主要的警示是:由于汉化使这些统治过中国的异族尚失自已的民族性,特别辽、金两朝,正是由于汉化,最终导致了契丹、女真族由开国的尚武好战精神,变得消沉懦弱,而最终亡国。想改变这种结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防止满族汉化。

  在如何防止满族汉化这一点上,清廷的选择是将汉族全盘满化,而剃发梳辨,改满族服饰,也就成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清廷先帝为清廷制定的国策。

  而多尔衮还有另一层想法,先前为了自己的谋位大计,搞出的一个祥瑞的把戏,因为吴、耿、尚三名降将的事情被白白浪废掉了,现在洪承畴南下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仅安抚住了三将,把南方的局面稳定了下来,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使局势朝着清廷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多尔衮的心里又活动起来,看来该为谋位再做一些打算了。

  但祥瑞的把戏搞过一次,再弄也就不新鲜了,因此也要换个办法。而就在这时,正好孙之獬上了这份请剃发令佑上疏,多尔衮也正中下怀。因为多尔衮十分淸楚,自己想要谋位登甚,搞几个什么祥瑞是不够的,就算真弄出几只白鹿来,最多就是当个稀奇看两天,而最关建的是要取得满族各旗贵族大臣的支持。以前多尔衮下令圈地,就是给满族各旗贵族大臣带来实惠的利益,而下令剃发,则是满足满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