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二章 攻城(下)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投掷火器是随着黑火药产生而产生,在中国古来就有,宋朝的投掷火器轰天雷,可以被看作是手榴弹的刍形,比火炮火铳的产生,还早了近二百年。

  只是黑火药的爆炸威力有限,想要加大投掷火器的杀伤力,只能增加火药,同样还要在里面混合一些铁片铁块。而且投掷火器是全靠人力投掷,重量增加也导致扔不远,如果用抛石机一类的机械投掷,又太过麻烦,也不好掌握,因此在火炮火枪发明之后,投掷火器也很少使用了。因此尽管明朝在早期也制造过轰天雷,但后来因为没有人使用,也停产了。

  这一点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也是如此,在十八十九世纪,随着枪炮性能的稳定和发展,加上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也曾一度在世界各国军队中受到冷遇。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战壕的兴起,巷战,街道战的产生,手榴弹又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直到商毅穿越前的时代,手榴弹依然是陆军单兵作战的必备装配之一。

  这些历史商毅自然都清楚,在这个时代,尽管手榴弹存在攻击距离短,爆炸威力有限的弱点,但与火炮火铳相比,也有操作简单,连发时间短,打击范围大等优势,穆陵军使用的这种简易手榴弹毎个的重量约在两斤,投掷距离大约在四十到五十米左右,也差不多是三四十步的样子,正好是在火炮的死角距离內,因为是使用的颗粒火荮,因此爆炸威力也比普通黑火药大得多,杀伤直径在十米到十五米左右,有时甚至能够达到二十米。如果集中使用的话,手榴弹在近战中仍然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六十名投弹手,一人扔出五颗,穆陵军一气就扔出了三百颗手榴弹,而且全在从城墙以外三十步左右的范围内,在正面宽度只有三百多米的战场上,这样的密度十分骇人,再加上清军的站位又十分密集,因此也产生了巨大的杀伤力。城下的清兵有的被炸死,有的被飞溅出来的铁片、铁钉打死,不少木梯也被爆炸之后产生的火焰蔓延燃烧。

  在这一轮打击下,至少有七八百名清军丧命,另外还有三四百名清军受伤,由其是那些衣甲单薄,甚致只穿了皮甲或绵甲的跟役、包衣,丧命的由为众多,而满八旗披甲兵也被炸死了不少。这一次进攻就这样十分轻易的就被穆陵军打退了。

  看着清兵扶着伤兵,背着尸体狼狈不堪的退了下去,穆陵军在城头上也发出了一阵大笑。

  唐镇佩服道:“大人,想不到这种手榴弹居然会有这大的用处,这一次鞑子可就死亡惨重了。”

  其实在商毅提出制造手榴弹,就遭到孙和鼎,唐镇等人的异议,因为他们都清楚,这玩意其实就是宋朝用过的轰天雷,以经是过时的东西了,即使是后来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