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七四章 长城定蒙(三)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华帝国洪宪二年(1651年)十一月三曰,商毅在居庸关长城,接受蒙古各旗旗主的称臣朝见,也正式确立了中华帝国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权,史称长城定蒙。

  淸朝确定的内藩蒙古一共有六盟四十九旗,到场的有二十名旗主,另外还有十五个旗派来使者代奉,共计有三十五旗,占到内藩蒙古总旗数的七成以上,也基本可以算定,內藩蒙古总体己经归顺了中华帝国。而在从此之后,内藩蒙古也就正式成为中华帝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内藩蒙古各盟旗中,也发生过几次叛乱,但内藩蒙古在总体上,始终都是中华帝国的领土,再也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在十一月三ri这一天,二十名蒙古旗主和十五个旗的使者代表在相关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长城。

  因为经过了三天的准备工作,中华军己经在长城內外做好了充份的布置。选择的朝见地点是一段地势平坦而宽阔的长城段,在正中的地方,己经搭起了一座高台,共有九级台阶,高达五尺,当然是暗含九五至尊之意。一条红se的地毯从高台上顺着台阶铺下,一直廷伸到蒙古各旗主、使者登上长城的入口处。高台上放置着一张龙椅,左右遍插五彩龙纹旗帜,高台的左右,站立着中华军的士兵,并且各放置看六尊青铜火炮,青渗渗的光芒,黑洞洞的炮口,令人不寒而立。

  而在长城的两侧的城垛口外,己站立着两列中华军的士兵,着装整齐,一个个持枪对立,每隔丈许远的距离,还插着一面旗帜,迎风飘扬,一直沿伸出十余里,北风猎猎,刺刀映着阳光,耀眼夺目。而在长城內外两侧,各有两个师的中华军士兵,列成方阵,肃然圪立,在方阵之间,放置着大小不等的火炮,虽然有数万人马,但除了风吹大旗发出的仆仆声音之外,再无其他的声响了。

  整个场面显得肃杀而凝重,气势震慑人心,也使登上长城的众蒙古旗主和使者也都不由自主的屏气闭嘴,保持沉默,目光只是偶尔在士兵们手中的火枪,阵列在高台前的火炮扫上几眼。因为现在众人都清楚,这是威力何等可怕的战争利器,中华军就是靠着这些武器,争横天下,平南定北。

  众蒙古旗主和使者登上长城之后,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按各盟为单位,站成了六条纵队,列于高台之下。

  就在这时,有人高喊了一声:皇帝驾倒。

  随后,只听轰。。轰。。轰。。轰。。炮声轰鸣,震耳yu聋,山摇地动,连长城似乎都颤抖起来。众蒙古旗主和使者都不曾防备,有二人一时站立不稳,都跌坐到地上。而在炮声轰鸣过后,又是砰砰啪啪一排一排的枪声响起,然后又是炮声,周而复始。当然现在发she的,都是礼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