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二章 战局的变化(四)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庄太后听了之后,又沉思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这确实是我大清的唯一可行之路,但为什么不对皇上提及呢?”

  洪承畴苦笑了一声,道:“回禀太后,臣终是汉臣,有许多事情,都不便开口”

  庄太后也苦笑了一下,洪承畴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个时候的清廷,虽然号称是满汉一家,但对汉臣一直都有所防备,重大的国策事情,其实都是由满族大臣来决定,汉臣根本就没有插嘴的份

  像清廷是否退回关外去这样关系到清廷国运的决策,不是汉臣所能参与的,因此现在讨论这个问题的,都是满族的大臣

  而满族大臣中,又分为两派,如济尔哈郎、瓦达克、硕塞、阿巴泰、博洛这样的亲王贝勒重臣,都主张答应中华军的条件,退回关外去因为他们或是当政,或都在战场上和中华军交过战,深知中华军的厉害,谁也不敢再与中华军对阵,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患了恐中症,也知道南京zhèngfǔ拥有的雄厚人力物力,因此都认为清廷决不是南京zhèngfǔ的对手应该退去关外去

  但他们赞同退出关外,并没有洪承畴这样的大局观和通盘的计划,完全是出于一种“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的鸵鸟心态至于退回到关外去,又怎么办?能够维持多久,谁也没有想过,只能是到时候再说

  反对退回关外去的,是一些中下层的满族官员和贵族,这批人既没有当政,上过战争的也不多,虽然知道中华军的厉害,但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只足认为现在中华军又没打到běijīng来,为什么就要把běijīng白白的让给中华军呢?还有一些人只是仗着有一股血气之勇,叫嚷着等中华军打到běijīng来,就和中华军决一死战,拼个玉石俱焚也决不割让一块国土这种态度也蠃得了不少赞同之声

  当然真正有和中华军决一死战觉悟的,只是极少数人,大部份人虽然也跟着这么喊,其实等中华军真的打到běijīng的时候,估计比兔子跑得都快

  但这么多中下层的满族官员和贵族不支持放弃běijīng,实际也是有内在的因素,今年是清廷入关的第七个年头,在入关的前几年,由于清廷发布了圈地令、投充令、逃人法等一糸列有利于满族贵族敛财屯地的法令,几乎所有的满族贵族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在京师、山西等地占得了大批的田产土地,包衣仆从

  而且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清廷的势头很不错,大有横扫江南,统一天下的架式,最差也是南北分治而自满族贵族从关外进入中原之后,也被中原富足、舒适、安逸以及丰畗多彩的娱乐生活所吸引,留连住近,乐不思蜀,因此都想在关内长居下去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