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五章 教育和科举(下)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晚上家里的网出了问题,这一章是补昨晚十点的,今天仍然三更

  ――――――――分割线―――――――――分割线――――――――

  其实商毅是十分重视教育,早在商毅还只占领了浙江省的时候,就不仅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从低到高的教育体系,而且在教育的内容上,也加入了实用的知识,如在中小学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天文等自然科目,而在大学中还加入了外语、地理、世界历史等新的科目。并且还编制了标准的课本教材,现在己经在长江沿岸各省进行普及,并且也培养了一批新教育的教师。

  不过根据教育部的反映,在新教育的普及过程中,在一些地方都遭到了抵制,也有一些地方虽然沒有抵制新教育,但上这些课时,大多数学生都不爱听,逃课,而老师也教得十分马虎,还有一些乡村的老夫子对这些新科目冷嘲热讽,还有人禁止学生去学习这些科目,而原因就在于,科举不会考这些东西,学了也没有用。

  因为在前一段时间战事紧集,商毅也来不及管这里事情,因此对抵制新也暂时只能听之任之,而现在大局将定,也是应该作手开始解决教育、科举问题的时候了。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南京政fu建立的教育糸统己经相对完善了,因此需要改变的,是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要在科举考试中加入其他的內容。

  其实历代的有识之士中,有不少人都知道科举的弊端,但多年以来,却一直没有对科举的内容形式进行修正或完善,一方面是因为对科举进行修改,牵动太大,因为全国的读书人十年甚致几十年寒窗苦读所学的内容,几乎全部都是为了应付科举,而且科举发展到现在,尽管内容死板,形式单调,但也形式了一套系统完善应试教育模式,而且又有众多的以往经验可以做为参考,一但出现变动,换了内容形式,那么这一切的功夫,就都白废了,或者大部份都白废了。学生、教师也都无所适从,因此都希望维持传统,拒绝变化。

  结果只要是提出修改科举内容形式的人,往往都会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全国读书人的攻击,而历代朝廷也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干脆就不改了,另一方面历代朝廷同样也希望借科举的手段,来统一思想,维护自身的统制。因此科举内容形式,不仅没有得到过改善,相反越来越严格限制,而读书人为了做官的梦想,也都拼命钻进书堆里,苦心研究这样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再没有其他作用的学问。

  商毅也知道,想要彻底改变科举的內容形式,并不现实,任何形式的考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后世的高考经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改变,依然还是问题多多,自己也不可能一次到位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