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徐州战役第二阶段(二)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的骑兵,也使用火枪,对川军进行还击。以前的关宁铁骑,确实是一支能够使用火器的骑兵,但他们在马上使用的是三眼铳,枪管极短,射程也很近,只有二十米左右,并且只能射击一次,然后就拿三眼铳当长枪大棍使。

  而中华军的骑兵装配的火枪,是一长一短两只,短管的是前装枪,而长管是最新式的后膛火枪,在战斗之前,都填充好了弹药。

  虽然这两种火枪的射程只有五六十米,比步兵使用的燧发枪都要小了许多,但比川军使用的火绳枪却差不了多远。

  因此在川军前三轮射击之后,冲在最前列的骑兵也进入到自己的射程范围内,于是也纷纷举枪射击。

  手机阅读

  其实不用勒克徳浑催促,耿仲明也知道要尽快赶到砀山县来,毕竟多尔衮给他下令,五天以内,必须赶到圽山县,否则就以军**处。品书网耿仲明也不敢轻视。因此在接令之后,耿仲明立刻从陈州出兵,分为两路,一路甴自己亲自领军,共计有四万人马,走柘城,另一路甴吴三桂手下的大将韩大任领军,共计三万人马,走毫州,两路人马互相呼应,一起到达夏邑汇合,然后再去救援砀山县。其中韩大任所率领的三万人马,全是吴三桂部的川军。

  从陈州到砀山县,没有官道直通,而且有几条小路,因此分两路进军,也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耿仲明部的人马有大半其实都是吴三桂的川军,将其中一路由吴三桂部的将领统带,也顺理成章,这样的布置,谁也说不出什么不妥来。但谁都没有想到,耿仲明在这里,还是耍了一个滑头。

  因为耿仲明当然清楚,中华军决不会让自己轻轻松松赶去救援,在中途一定会有人马阻击或是设伏,因此耿仲明首先让韩大任走的线路是在外围,而自己所走的线路却是在内侧,另外在行程上,耿仲明也故意放慢速度,让韩大任部比自己快半天的路程,这样一来,自已受到袭击的可能性就将会小许多了,而且一但韩大任部遭到中华军的袭击,自已也可以立刻做好撤退戓是出战的准备。

  清军就是在耿仲明的精打细算之下,向砀山县的方面挺进。

  中华军占领了永城县之后,立刻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打探淸军的进军路线,韩大任部到达毫州之后,行踪立刻就被中华军的探子查知,驻守永城的十八军军长黄绳武立刻向宿州发回了报告。因为永城县四外除了东北的芒砀山之外,都是一片平原,缺乏可以伏兵的有利地形,因此黄绳武军长建议,在沱河边设伏,攻击清军。无论清军走那一条线路,都必须渡过沱河。

  在宿州的商毅和成进接到黄绳武的报告之后,也认为黄绳武的这个建议很好,因此立刻回复黄绳武,让他马上出动,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