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2章 刺史之死_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刺史之死

  福与祸。

  坦白来说,陆离认为这东西太玄了,根本把握不住。

  刘皇叔卖过草鞋,最后成了蜀汉的开国之君,一路上遇到各种贵人提携、襄助,可最后下场并不是很好。

  换而言之。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气运这东西终有穷尽之时,战场上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能说他们拥有福气,可是,第二场、第三场恶战呢,没能活下去,又该如何算?

  官职再高,只要置身险地便有倾覆之祸。

  因此,第一位长者的批命实在令陆离费解,过于空泛了,他哪里知道自己算哪种人,总不能在行军路上抓个算命先生过来吧。

  除此之外,就算知道自己有气运加身,又能怎样?

  难道要仗着这个玄之又玄、不可摸捉的东西去赌上一把?不到万不得已,陆离绝不会如此。

  相比之下,第二位老者的批命倒是值得琢磨。

  【夫兵者,不祥之器,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虽然自从来到东汉末年以后,陆离如愿成了一名武将,但他人生前二十年并非一片空白,是个读过书、接触过圣贤知识的儒生。

  上面那句话并非乡老杜撰,而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也很好理解:

  兵器,是个不祥之物,令人厌恶。

  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若非要用兵打仗,付诸于武力,那就以右边为贵。

  可能是竹签太小,无法写下太多字,没有把道家老子的整句话全部写下来,后面应该还有几句,大体意思同样与眼下的局势相符合——

  君子迫不得已之下,必须用战争来达到自身目的,那么,在取得胜利之后,不要因炫耀武力而随意杀人。相反,对于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要真心表示哀伤,妥善安置死者。

  对照自身处境,陆离简单揣测了一下:若不动兵戈,一旦遇到什么突发情况,选择左边,如今带兵在外且大战在即,假如遭遇险情,最好选择右边。

  至于那位老人的批命是否可信,陆离确实拿捏不准,心中隐隐侧重于相信。

  他劝自己不要随意杀人。

  然而,在此之前,因耳闻匈奴人的恶行,陆离曾在心中发誓,要血债血还,一旦与之对上了,必视其为畜生。

  “到时候你我兄弟二人杀个痛快,看谁的武器先卷刃,如何?”

  不知怎地,宋宪的声音在脑海中回荡。

  这是两人在中军大营旁的约定。

  那个时候,乡老正在营帐中与主公交谈,难道他能隔着厚实的牛皮帐子,避过所有人的感知,探听到他们两人的对话不成?

  要知道,兄长张辽同样在场,他可是顶级武将,一身手段神魔莫测。

  随着深思,陆离不由得叹气起来,尚未撞见敌人,就有种手脚被缚的感觉,不得痛快。

  “孟明,乡老已走,你怎么还不归营?”

  “主公有军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