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9章 星海西飞_重来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融合的试点单位。

  就是说,星海集团可以研制和生产军事装备,但是得要向主管这块的部门进行报告和备案。

  离开京城之后,韩松林就去了长安,和西飞集团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

  那就是共同的成立了一家星海西飞航空制造公司。

  星海西飞在管理模式上面,采用星海集团的管理模式,就是重研发和技术。

  将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提升到和星海集团同一标准。

  当然了,管理层的工资水平,那也一样的得到了提升。

  星海集团拿安-124的技术和资金入股,西飞集团拿之前在大飞机上面的技术预研还有人才,以及一定的设备入股。

  星海集团获得了整个星海西飞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西飞拿到了百分之四十。

  星海集团要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被同意的!

  可面对星海集团拿出来安-124的技术资料,以及星海集团还从乌国弄来的航空设计专家以及大量的生产设备。

  说实话,星海集团想要在短时间将安-124在华国复制出来难度比较大,可只要给星海集团时间,还真的可以给搞出来。

  当然了,星海西飞并不是说就要简单的复制安-124出来。

  想要复制出来一架飞机难度太大,就说飞机那么多的零件,很多国内都没法进行生产呢。

  付出些代价,全部安-124的零件在国内实现生产,还是能够实现的;可星海西飞追求的不是成为一家只能够进行生产飞机的工厂,还要有研发能力。

  西飞那边对新成立的星海西飞抱有极其大的热情,因为星海集团在星海西飞一成立,就向公司账上打了五十亿的资金过来。

  星海西飞成立的第一件事情,除了在长安拿了一大块地建造新厂房之外,就是从西飞挖人!

  这操作,直接将西飞的领导都惊了,自己占股的公司,跑到自己这里来挖人?

  可是,面对星海西飞的挖人,没人想要阻止,因为都想要去星海西飞。

  实在星海西飞这工资待遇太好了点。

  别看大家是生产和研发飞机的,可工资还真的不高。

  去星海西飞上班吧,虽然星海西飞在企业定位上面,属于一家民营企业,可西飞在里面有股份,也勉强能够算国企吧。

  所以去星海西飞,大家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

  星海西飞自己的研发中心,厂房什么的都还没有建好,所以先租用西飞的地方来进行研制的。

  注意,是租用!

  租用的时候,是签订了严格的租用合同的。

  这就形成了星海西飞和西飞的人在一起上班的情况。

  一起上班,却工资不一样,搁谁心里面都不平衡了。

  西飞对星海西飞挖人的举动,也不阻止,总不能够阻扰大家向往新生活吧?

  韩松林从福星工业这边调了一个人过去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