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一章 投降?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明朝四万援军就此覆灭,而城内的祖大寿,基本可以绝望了。

  但绝望的祖大寿不打算放弃,他决定突围。

  突围的地点,选在南城,据他观察,南城敌人最为薄弱。

  按祖大寿的想法,能突出去最好,突不出去就回来,也就是试试。

  但他万没想到,这一试,竟然解决了一个贝勒。

  几天后,祖大寿发动突围,与后金军发生激战。

  围困南城的,是皇太极的哥哥莽古尔泰,此人属于大脑很稀缺,四肢很发达类型,故被称为后金第一猛将(粗人代名词),但这次,他遇上了更猛的祖大寿。

  战斗非常激烈,祖大寿不愧为名将,带着城里的兵(并非关宁军)

  往死里冲,重创城南军队。

  莽古尔泰感觉不对,便向皇太极请求援兵,但出乎意料的是,援兵竟然迟迟不到,莽古尔泰只能亲自督阵,用上所部全部兵力,才挡住了祖大寿的突围,损失极为惨重。

  莽古尔泰在四大贝勒里,排行第三(皇太极第四),被弟弟忽悠了,实在是气不过,所以他立即找到皇太极,说自己损失过重,要求换防。

  但皇太极压根不搭理他,莽古尔泰气不过,就把刀抽了出来,要砍皇太极,幸好被人拦住,才没出事。

  搞笑的是,莽古尔泰同志回去后,居然怂了,且越想越怕,连夜都跑到皇太极那里承认错误。

  皇太极倒也干脆,直接绑了关进牢房,不久后莽古尔泰就死了,死因不明。

  这已经不是皇太极第一次耍诈了,他老人家虽然靠兄弟上台,却很信不过兄弟,按照他的想法,四大贝勒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一个就够了。

  为达到这一目的,每到打硬仗时,他都故意安排兄弟上阵,所谓“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自己除内乱”。

  比如崇祯三年,他听说孙承宗出兵关内四城,明知敌人很猛,就派二贝勒阿敏出征,被打了个稀里哗啦回来,趁机撤了兄弟的职。

  这次也差不多,如此说来,他大概还差祖大寿个人情。

  但祖大寿的情况并未改变,他依然出不去,援军依然没法来,他依然不投降。

  皇太极想招降祖大寿,很想,所以他费劲心机,先是往城里射箭,夹带信件,可是祖大寿的习惯很不好,总不回。

  打了个把月,回信了。

  这也是迫不得已,当初被围的时候,实在太过突然,按照明朝规定,军事部队执行任务时,身边只带三天干粮,现在都三十天了,吃什么?

  吃人。

  大凌河城里,除了一万多军队外,还有两万多民工,几千匹马。

  还好,没有粮食,吃马也能活,过了几十天,马吃完了。

  没办法,只能吃人了。

  当兵的开始吃民工,而且很有组织性,今天吃几个,就杀几个,挑好人,组织起来杀掉,分吃。

  杀掉的人除了肉吃完外,连骨头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