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斗争技术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对方说什么,咬定,没有结案。

  这个举动毫不明智,许多人被激怒,出来跟他对骂指责他然而这正是温体仁的目的。

  很快,奇迹就发生了,章允儒被抓走,崇祯的天平向温体仁倾斜。

  接下来,温体仁开始实施第二步——挑衅。

  他直接攻击内阁,攻击所有大臣,说他们结党营私。

  于是大家都怒了,纷纷出场,驳斥温体仁。

  这也是温体仁的目的。

  至此,崇祯认定,钱谦益与作弊案有关,应予罢免。

  第三阶段开始,内阁的诸位大人终于意识到,今天输定了,所以主动提出,让钱谦益走人,温体仁同志随即使出最后一招——辞职。

  当然,他是不会辞职的,但走到这一步,摆摆姿态还是需要的。

  三招用完,大功告成。

  温体仁没有魔法,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奇迹,他之所以肯定他必定能胜,是因为他知道一个秘密,崇祯心底的秘密。

  这个秘密的名字,叫做结党。

  温体仁老谋深算,他知道,即使朝廷里的所有人,都跟他对立,只要皇帝支持,就必胜无疑,而皇帝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结党。

  崇祯登基以来,干掉了阉党,扶植了东林党,却没能消停,朝廷党争不断,干什么什么都不成,所以最恨结党。

  换句话说,钱谦益有无作弊,并不重要,只要把他打成结党,就必定完蛋。

  事实上,钱谦益确实是东林党的领袖,所以在辩论时,务必不断挑事,耍流氓,吸引更多的人来骂自己,都无所谓。

  因为最后的决断者,只有一个。

  当崇祯看到这一切时,他必定会认为,钱谦益的势力太大,结党营私,绝不可留。

  这就是温体仁的诡计,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通过这个圈套,他骗过了崇祯,除掉了钱谦益,所有的人都被他蒙在鼓里,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这场辩论的背后,真正的胜利者,是另一个人——崇祯。

  其实温体仁的计谋,崇祯未必不知道,但他之所以如此配合,是因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的朝廷,东林党实力很强,从内阁到言官,都是东林党,虽说就工作业绩而言,比阉党要强得多,但归根结底,也是个威胁,如此下去再不管,就管不住了。

  现在既然温体仁跳出来,主动背上黑锅,索性就用他一把,敲打一下,提提醒,换几个人,阿猫阿狗都行,只要不是东林党,让你们明白,都是给老子打工的,老实干活!当然明白人也不是没有,比如黄宗羲,就是这么想的,还写进了书里。

  但搞倒了钱谦益,对温体仁而言,是纯粹的损人不利已,因为他老兄太过讨嫌,没人推举他,闹腾了半天,还是消停了。

  消停了一年,机会来了,机会的名字,叫袁崇焕。

  画了一个圈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