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缘,妙不可言_种田在武侠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史火龙一群人回到租房的时候,还感觉如同在梦中一样,一直以为郑源在刁难他们才不肯见,现在看郑源的做事风格倒不像是假的,也是暗自奇怪。

  既然目的达成,史火龙便准备离开了,不过杨若琳却打算留在罗县,说起来早在十几年前外界便有人造反了,只是朝廷一直在派汝阳王四处镇压而已,罗县如今倒是颇为安逸。

  而且史火龙看不出郑源闭关的原因,杨若琳却看出了苗头,杨若琳由于自身便是一流高手,更在先人笔记中看到过关于先天的记载,她几乎可以断定郑源要么没练武功,要么就是突破到了先天。

  显然郑源不可能没练武,否则蜀中第一怎么来的。这就引起了杨大小姐的好奇了,要知道当年她父亲也曾在壮年进行突破,可是却突破失败受到反噬,临死之际反复告诉她,以后千万莫要再破先天境了,天地元气已经不够突破了,从今往后先天将成绝响。

  如今看到一位新晋先天还如此年轻自然是引起了杨大小姐的好奇心了。

  要知道对于杨家的完整传承来说,先天的突破也是有法可依的,家里的藏书记载突破先天内力和精神缺一不可,仅是内力达到一流巅峰,精神未达到,便无法感知天地元气,自然突破也就无从说起。

  但精神达到感知天地元气的话,再去练武却能在十年之内完成突破,成就先天。也这是为什么曾有儒生,大德高僧,道士真人明明年岁已大却在习武后,短短时间便成为高手的原因,

  因为他们早已在读书过程中蕴养了精神,感知到了元气,当然文人称这能量为浩然正气,道家称之为灵气,而僧人却说是佛韵。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唐年间世家高手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曾经的读书人多为世家子弟,家境都不错,他们传承有序,前人早已铺好了道路,所以能够出世的高手多为文武双全之人,进入庙堂践行己路,高手多在朝堂之上,否则便只是厮混江湖普通的武林中人而已。

  书中的智慧都是前人所总结,越是巅峰的高手就越加的重视,想想历代的高手后期经常都会去收集佛经道典便可知晓。

  可惜过去的人除了自家嫡系会告知,否则宁愿把秘密带到棺材中也不外传,以至于太多的秘密留在了时间长河之中,被历史掩埋。

  说起来这些人倒是有很统一的说辞,年轻时经历杀戮需要熟读佛经道典,修身养性。可惜世人却不知那只是借口而已,若非杨家先祖便是先天高手,曾把这秘密传下,恐怕连杨若琳自己也不知晓。

  练武想要精神达到标准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熟读经典十年如一日的蕴养最是安全,这第二其实便是大伙都熟悉的闯江湖,想想那些江湖之中成就高手的多是杀伐果断之辈,年轻时被人追杀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