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478节_早安!三国打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那些黔首也许还藏了些食物,比如在村外某处山坳里有一片果林,他们可以靠着那些野果度日,机智的里吏也需要注意到他们的蛛丝马迹,将那些味道有些发涩,但仍然可以入口的果子派人全部摘干净带走,它们也可以作为军粮被送到前线的将士手中。

  于是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进行到后期时,里吏再去那些低矮的茅草房时,只能看到一丛丛新鲜的野草,从同样新鲜的坟头上冒出来。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再从黔首的手里获得粮食了,但这片土地上仍然有农人在耕作,有良田会丰收,有沉甸甸的谷子被打下来,一车接一车地装进谷仓里。

  那是世家的田客,也可能是隐户,他们忍受着主人家的欺凌,吃得少,干得多,如果家里有一个美丽的女儿,也许还要送去主君家中当婢女,但这一切换来了他们可以像温顺的牛马一样,得到主君的庇护。

  他们所耕种的田地是没有里吏敢来征粮的,于是来征粮的就换成了令长。

  令长要穿得很体面,有时还要带些礼物登门,如果那个世家与他有亲故的联系,他也许更容易从满满的粮仓里借到一点粮食;如果那个世家与他没有什么交情,那么很可能主人家只会听他讲完曹公在襄城有多么艰辛,而后默然不语地端起一杯茶,轻轻地喝一口。

  当令长也没办法征募到粮食之后,郡守也许会设宴宴请这些士人和豪强,在酒席上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地要他们用钱粮来支援曹公——想一想吧,他们家的儿郎说不定也在襄城啊!

  于是有些世家真的动容了,打开了谷仓,搬了些粮食出来,也许为曹公,也许为自家的儿郎;但有些世家宁可自家儿郎死在前面,也不愿意再给粮食了。

  “七郎若死在襄城,也是他的命数,”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冷硬地说,“但断不能为一黄口小儿累及全家安危!”

  “公当细思!全郡安危皆系于曹公一人,若曹公战败,兖州尽墨,你我皆如累卵!岂独一子侄!”

  当他这样说的时候,那个胡须皆白的老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乌桓人南下时,曹公安在?”

  他的未尽之语已经很明显了,那些不愿意交出粮食的世家的态度也很明确了:

  如果要交粮食,我们为什么不向陆廉交粮食?

  “陆廉在青州胡作为非,凌虐士族,你们岂不知吗!”

  这话引得他们又窃窃私语了一阵,最后还是那个老头儿想了很久后,给出了一个答复。

  “陆廉收我们的田和地,这是不错的,但她终究不是个残暴的人,倒也不曾听说有人因言获罪,身首异处,妻孥(nu二声)灰灭哪。”

  程昱收不上来粮食的原因,于此就很明确了。

  袁绍待人宽厚,他又有极广袤的土地和生民可以与士族分享,因此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