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425节_早安!三国打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士人的品位,“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也得照顾到乡野农夫的审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杨修坐在车上这样想着,就不觉有点手痒。

  反正濮阳这里也没有什么才华能比过他的人,他干嘛不试试呢?

  这位弘农杨氏的才子上车时还在沉思,下车时已经有点跃跃欲试,脚步匆匆地走进了自家这座清幽的小院子里,惊起了几只飞进来偷果子吃的鸟儿。

  杨彪坐在竹帘下,手里握了一卷竹简,遥遥地望过去,皱起眉头。

  “何事这般轻浮?”

  “父亲!袁绍出檄文了!”

  尽管被父亲责骂了一句,杨修的心理素质却好得很,依旧是脚步轻快地走上台阶,脱了木屐,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进来,“父亲可知?”

  杨彪平静地看了他一眼,将手里的竹简递给他。

  ……就是那卷檄文。

  “你从纪亭侯处而归?”父亲收回手,将目光看向帘外,“她见了檄文,如何反应?”

  “怒发上冲冠。”杨修小心答道。

  杨彪摸了摸胡子,“你又待如何?”

  “陆廉张辽都非精于文笔之人,孔北海又非一二日间能得音讯,”杨修又有点跃跃欲试,“檄文那般折辱青徐众人,儿很是不平,想要替他们仗义执言。”

  杨彪一点也没被儿子打动。

  “哦,你要帮他们骂人。”

  杨修被噎了一下,神情就有点悻悻。

  “他们虽出身寒微,陆廉又为妇人,却不失为至诚君子。”

  老人端庄而有气度的脸上忽然露出一个讥讽的微笑。

  “我没问他们,我问你,”他说道,“你想帮他们,所以准备写文章替他们骂回去,这就是你的办法,是不是?”

  杨修眨了眨眼睛,“儿愚鲁,父亲可有什么见教?”

  这位尚书令将目光转了回来,瞥了儿子一眼,又将目光落在砚池上。

  于是这位神清骨秀,才名在外的年轻议郎赶紧屁颠屁颠地先替父亲磨墨,再替父亲展开一卷空白竹简。

  杨彪根本没准备自己动手写,他指了指毛笔,示意杨修拿起来后,才开口:

  “我要你代天子拟几份诏书,写毕后呈与天子过目。”

  杨修一愣,“诏书?”

  老人瞪了他一眼,“当真愚鲁,还未明悟么?天子就在咫尺,你还在那里筹谋自己写文驳斥,还想等孔文举的文章!”

  杨修恍然大悟,“父亲!儿悟了!儿悟了!”

  诏书从杨修手中再到天子行宫,直至来到邺城,不过二百里路,一两日的路程。

  因此当朝廷使者乘车而至时,荀谌尚在一面看地图,一面同沮授聊起檄文之事。

  “主公此次出兵,在下有一愚见,”这位秀美的青年文士的指尖敲在范城上,“还须监军定夺。”

  沮授很感兴趣,“友若有何高见?”

  “仓亭津已失,天子东巡之路便再无阻碍,既如此,主公当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