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75节_早安!三国打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想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竟能以一郡之重任相托?

  这位出身琅琊士族的少年又在意地看了叔父几眼。

  叔父虽然三十有余,但姿容清隽,气度通雅,自从少年时失了发妻后,这些年来专心抚养他们兄弟姐妹几人,也不曾考虑过婚姻之事……

  诸葛亮脑子里跳出一个奇怪的念头,然后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

  虽说……虽说……叔父在政务上没那么,没那么精通,但他可以帮忙!将来兄长若是回了琅琊,也必定会尽心奉养叔父……叔父一家子!一片孝心!天日可表!

  十四五岁的少年赶紧把自己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都丢出去,略一思索后,决定帮小陆将军一把,先劝叔父上任。

  考虑到叔父现在犹犹豫豫的模样,诸葛亮决定反其道而行,说点怪话。

  “叔父不去也好,”他说,“侄儿听说……”

  叔父忧郁的眼睛转向了他,“听说了什么?”

  “那位小陆将军有些专横,”他小心地说道,“尤其是北海士人,多有臧否。”

  诸葛玄很明显没考虑到会提到这个,他愣了一下。

  “是么?倒确实看不出来,那位陆将军行事如何专横?”

  “北海贼寇作乱,孔文举无能为之,因此陆将军便带了精兵去替他平乱,”诸葛亮说道,“连各县的琐事,也是陆将军带了一应人等去处理的,孔融终日里置酒高台,全然不问俗务,只与几个经学大家研究学问……这般行事,如何看不出陆将军的专横?”

  叔父开始陷入沉思。

  诸葛亮在旁边耐心等着。

  叔父从毛毯上爬起来了。

  “若我去东莱,也……”

  “恐怕也如孔北海这般。”诸葛亮故意道。

  叔父那张愁眉不展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光彩,“小陆将军毕竟有恩与我们,她既欲取东莱,我怎能推脱?”

  “……叔父的意思是?”

  诸葛玄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走了几步,“既如此,便速命人打点行李,咱们明日便去北海!”

  他们都是琅琊人,因此对附近几个郡县都不陌生。

  即使是十四五岁的诸葛亮也知道,从阳都去东莱是不需要先去北海停一下的。

  因此少年立刻用眼神表露了自己的不解。

  但叔父的回答让他更加怀疑小陆将军这个选择是多么的……

  “二郎还须攻读诗书,阳都现下没有那许多的经学大家,”诸葛玄面露微笑道,“我要备一份厚礼,将你送去北海,若是孔北海看中,收你为弟子,将来你便也如他那般文采……”

  诸葛亮短暂地陷入了茫然中,他理解孔北海的才学,但不理解诸葛玄对孔北海的推崇。

  在他看来,孔融那种“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的文人……哪怕文采风流美名满天下,他也一点都不想学。

  ……半点也不想学。

  ……袁谭也这么觉得。

  天气渐冷,平原在青州最北边,尤其的寒冷些。屋中的炭盆烧得极热,他又十分年轻,但也还是免不了要披一件皮毛大氅才能抵挡这一阵接一阵的风雪。因此除了炭盆与大氅,婢女又为他添了个小炉子在一旁,随时烤一烤手,省得写不出字。

  袁谭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拿着一封信沉思,直到郭图走进来。

  “先生?”

  “这样的风雪天,公子不曾围炉饮酒,仍如此案牍劳形,实在令人敬佩,”郭图满面笑容道,“公事固然要紧,也要爱惜身体啊。”

  郭图温和的话语仿佛热酒,熨烫在袁谭的心上,令他眉目舒展开。

  “正有一件事想请教先生。”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