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小贤庄_聊斋:书生当拔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又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

  闲着无事,周羽开始著书立说,也或是带着一众学生四处游学,影响力越来越大。

  以他现在的水平,已经用不着借用前世的那些名人名作了。

  毕竟,前世历史上那些名人,文豪,书圣、画圣、诗圣、棋圣等等,不过人生短短数十年。

  而周羽,那可是穿越诸天,积累了无数年的存在。

  以他现在的积累,哪怕是信手写上一首小诗,一篇短文,都足以引起轰动。

  他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动摇,儒家中人,不管是青年才俊,还是一些儒家名宿,看到周羽,都得恭恭敬敬称一声先生。

  朝廷更是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周羽所著的一本学说与四书五经相提并论,并纳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至此,周羽的名望更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也带动了整个儒家又一次大放光芒,隐隐有了一种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

  他的学生也有不少成为当代名家,儒家名宿,也或是朝廷重臣。

  包括书画、音律、棋艺等等领域,也有不少名家是他的学生。

  如今的读书人,已经没有人敢嘲笑了,也没有人敢轻易对读书人动手。

  准确地说,不是不敢,是怕打不过。

  以前的书生,往往会被人冠以“文弱”二字,甚至有不少读书人以此为荣。

  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潮流,也与前程有关。

  因为现在,朝廷对科举进行了改革,君子六艺也在考核范围。

  也就是说,只知道读死书的人,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如此一来,就迫使天下读书人做出改变。

  而这一切,皆是因为周羽一直坚持倡仪的。

  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最终令得朝廷也开始重视起来。

  以前,朝廷之所以重文轻武,主要是怕侠以武犯禁,有些地方,甚至禁止百姓习武,对于铁器的管理也相当严格。

  但是,周羽与天子交流过多次,只要仁政爱民,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有几个人愿意造反?

  就算有,也翻不起浪花,不仅起不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说不定还会成为过街老鼠。

  国富民强,方才是立国安邦之本,令得一众宵小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周羽的家在钱塘,书院也在钱塘,故而钱塘也沾了光,成为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之后,周羽经过一番考虑,买下了一大片紧邻西湖的山地,并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山庄,起名:小贤庄。

  整个山庄找来了不少名师打造,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山庄主要以研究、交流儒家学说为主,吸引不了不少名家纷至沓来,在这里学习、交流,著书……

  一时间,小贤庄名声大振,甚至还引来了一些异域人前来学习。

  这天,周羽从书院出来,正准备回家。

  一个学生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