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新科状元郎_聊斋:书生当拔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熬到了放榜的日子。

  天色未亮,一众考生便迫不及待来到贡院外等着放榜。

  等到杏榜一张贴出来,现场顿时一片沸腾……各种声音交杂在一起,可谓是悲喜两重天。

  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欢天喜地。

  落榜的,则哀声叹气,情绪低落。

  “孙兄,快看,你上榜了!”

  韦一山眼尖,很快便看到了孙礼的名字,不由惊喜地吆喝起来。

  “恭喜孙兄!”

  “恭喜恭喜……”

  孙礼乐呵呵拱手道谢:“同喜同喜。”

  “郭兄也上榜了……”

  最终,一行六人,孙礼、郭胜泉、韦一山如愿上榜,付从之、齐丛、池子建三人则抱撼落榜。

  不过,三人的心态倒也摆的正,心情虽然有些低落,但也没有气馁。

  相对来说他们还算年轻,还有的是机会。

  另一边,一众姑苏府的考生则围着一个名叫沈鹏的考生道贺。

  此人乃是姑苏府乃至于江南地区有名的才子,去年乡试获得第一名,也就是解元。

  今科会试又一次夺得第一名,也就是会元。

  如若殿试再钦点状元的话,那就是连中三元,足以载入史册。毕竟,自古以来连中三元者并不多。

  “同喜同喜……”

  沈鹏满面春风,冲着人群连连拱手。

  接下来又等了半个来月,殿试终于开始了。

  虽说殿试只是排名次,一般不会被淘汰。但名次对于一众考生来说也很重要。

  名次越靠前,越容易得到朝廷的重视。反之,便有可能会被派到偏远地区上任,甚至是暂时闲赋,等待轮缺。

  因此,一众考生的压力依然不小,下笔慎之又慎,逐字逐句都要细细斟酌。

  日落时分,答卷结束。

  接下来,又是一段煎熬的日子……

  半个月后。

  殿试结果终于出来了。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之前一直被人看好的状元人选沈鹏,结果只是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第二名,乃是一个来自于北方的考生,名叫易怀清。

  新科状元的人选同样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孙礼自己也很意外。

  此次殿试的新科状元,正是孙礼。

  这一次进京赴试,孙礼也算胸有成竹,自信一定能够考中。

  但,他并没有奢望高中状元,只求正常发挥,顺其自然,想来中个二甲应该问题不大。

  哪知,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一小心,就成状元郎了。

  这下子,不仅仅是孙礼一举成名,连带着周羽也被人不断提起,毕竟孙礼是他的学生。

  而且,这次来了六个学生便有三个考中,这样的成果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捷报很快便传回了郭北县,令得学馆一众人无不欢欣鼓舞,县衙一众官员也齐齐上门向周羽道贺。

  毕竟,一个状元郎的前程是无量的,不出意外的话以后都能成为朝廷重臣。

  只不过,孙礼高中了状元之后,欣慰者有之、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