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一个月的产量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概能够纺出多少纱锭。”

  黄宗羲略微心算了一遍,给出了准确的数目:“一台水力纺纱机相当于二百多台普通纺纱机,咱们一共有十台水力纺纱机,也就是说相当于两千多台普通纺纱机。”

  “一台普通纺纱机每天大概能够纺出一锭纱锭,一个月就是三十锭,咱们相当于两千多台普通纺纱机的水力纺纱机便能纺出六万锭。”

  马由桂听到六万这个数目,点了点头,显然是对这个数目感到很满意。

  这样一来,不管是在价钱方面有优势,在数量上面就更有优势了。

  苏商的府邸就在京城内,这位来自江南的富商可谓是没有愧对江南那两个字,当真是富甲一方。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还是在住着很多达官显贵的琉璃厂附近买了一顿三进的府邸。

  要不是大明有明文规定,商贾不能买超过三进以上的府邸,估摸着这个来自江南的富商都会在琉璃厂买伯爷府一样的四进府邸了。

  来到苏商的府邸,马由桂和黄宗羲两人跟在管事的身后,一起走进了这座红墙绿瓦的府邸。

  一直来到府邸的大堂,白墙上摆着很多值钱的字画,正中间的紫檀官帽椅上坐着一名身穿苏绣大团绸缎的中年富商。

  这个中年富商就是马由桂和黄宗羲两人今天要见的人,也是商量好要买走孙元化作坊里纱锭的商贾,在他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人。

  走进大堂内,管事也不废话,按照马由桂的意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那五千纱锭孙家愿意再降一成的价。”

  听到再降一成的价钱,中年富商还没有什么反应,年轻人却是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

  中年富商就是个生意人,没有参与党派斗争的心思,他远在江南也掺合不到京城里的党派斗争。

  中年富商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也不会参与京城里各种复杂的党羽斗争,不过他对京城的各种复杂形势却是了如指掌。

  中年富商点了点头,示意管事坐下来,让一名丫鬟去给他倒了一杯上好的松江府芥片茶。

  中年富商看向了旁边的那名年轻人,歉意的说道:“孔少爷,商人以利益为主,孙郎中已经给出更低的价钱了,那五千纱锭只能从孙郎中那里购买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按照中年富商的估计,孙家和孔家就应该来上一场激烈的压价。

  一边是中枢朝廷的六部郎中,一边是手握八千重兵参将的长子,还是孔有德家的单传独苗,未来肯定由他继承父辈所有的人脉和家业。

  中年富商两边都不敢得罪,这样也刚好,就可以装傻装成谁也不敢得罪的样子,享受双方拼命压价以后的利益。

  马由桂听到一句孔少爷,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孔有德的长子孔延训。

  按照在场众人的估计,孔延训接下来应该也是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