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九章 教育成果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朝堂之上,东林党官员一向是嚣张跋扈惯了,想要改变这个状态,就必须要拥有令其惧怕的底气。”

  “所以说我们工业派,在这些年一直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建了工业学堂后,为我工业派供应了大批新鲜血液。”

  回想当初创建工业学堂的艰辛,如果说不是世界级科学家焦勖,临危受命接下此差事。

  恐想要让工业学堂短时间内,便拥有这样的成果,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事情。

  讲到这里,侍郎孙元化点点头道:“的确是这样一种情况。”

  “如果说单靠我们这群老家伙,工业派想要拥有今天的成就,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事情。”

  “博文能够在这般忙碌的前提下,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工业学堂的教育培养,这才使得我工业派,现在拥有这么多的年轻后辈。”

  顺着侍郎孙元化的目光,全场的焦点皆聚焦,前排坐着的工业学堂校长焦勖。

  此时参与工业派全会的人群中,有十分之一,皆是经工业学堂校长焦勖之手,培育出来的人才。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工业学堂校长焦勖谦虚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工业派的官员,比之东林党的官员,有着一项最大的不同之处。

  工业派官员在面对功劳的时候,他们并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争的你死我活,打的头破血流。

  为了能够确保工业基础,在大明地方顺利夯实,工业派官员做的最多的,就是默默无闻的付出。

  当然。

  对于自己应得的那份容易,工业派官员也是会当之无愧的接住,只是他们并不善于汇总报告。

  听到工业学堂校长焦勖,这样言简意赅的回复,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觉得自己有必要,将其这些年的功劳,告诉给工业派官员。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微微一笑道:“这些的确是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能够在自身这般忙碌的前提下,还能管理好培养人才的工业学堂,这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别的暂且不说,单单是这些年工业学堂,培养出来的优秀科学家,就有近百位之多。”

  “而其中能成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我已经发现了几个苗子。”

  “冯国涛、范延朴、林耀武这些已经取得实际成果的,恐不用我多说,在座的诸位心中都清楚吧?”

  听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讲到这里,本坐于中段的冯国涛、范延朴、林耀武等一应工业学堂人才,其心中皆带着几分激动。

  能够在工业派全会这样的会议中,得到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肯定,这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是结束。

  “众所周知,我工业派在今年筹建了天津港,修建了混凝土道路。”

  “尽管说此战略部署,是我工业派经过讨论,才最终敲定下来的。”

  “但是在这过程中,如果说没有第一基建局总管施国柱,第一海基局总管赵国祥,想要拥有这样的成就,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施国柱、赵国祥他们,也是工业学堂毕业的顶级人才。”

  为了让工业派上下,能够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军器司郎中马由桂,不断讲述着工业学堂校长焦勖的成就。

  如果说先前工业派官员,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工业学堂对于工业派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经过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总结,工业派官员赫然发现。

  如果说没有工业学堂,在后面默默无闻的培养人才,恐工业派想要拥有今天的成就,那绝对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面对工业派官员的这份表现,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这嘴角浮现出几分笑意。

  因为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想要达到的目的达到了。

  任何势力想要拥有十足的发展,其内部就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这一关键所在。

  如果说势力内部,人才培养出现断档,那么往日在强悍的势力,终究还是摆脱不了落寞的残酷。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想要的就是让工业派上下,重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唯有这样才能让工业派做到不断前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