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一百八十二章 抚恤安心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

  工部左侍郎黄宗羲笑道:“崇文还是担心这东林党人,会将心思放在这抚恤、犒赏的银饷上面,相应的人员皆已准备到位。”

  “这份报告文书,我已经仔细校查过三遍,户部那里找不到任何纰漏,真要是想找事情的话,我第一时间就捅到陛下那里。”

  随着清查车驾清吏司结束,东林党人现阶段在朝堂之上,与工业派所表现出的态势,就是避其锋芒。

  毕竟在此前一次审查中,他们东林党蒙受巨大损失,现在正是暗中恢复元气的时刻,所以不想做出节外生枝的事情。

  再者说海州大捷的抚恤、犒赏一事,天子自始至终就非常关心,毕竟朝廷若不能奖赏到位的话,那屯驻前线的大明边军将士,麾下士气必定受到影响。

  如果说因为这些事情,导致前线布防出现任何问题,让建奴再度攻克收复的失地,那天子必然会暴怒。

  工部尚书马由桂道:“现在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尽快落实抚恤、犒赏一事,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果说这件事情真跟东林党扯皮起来,那最终影响到的是大明边军的士气,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自我回归京城以来,在海州卫重镇一带,满帅他们与建奴爆发了许多小冲突。”

  海州卫重镇,不管是对大明来说,还是对建奴来说,那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所以对海州卫重镇被收复一事,建奴高层表现得极为愤怒,这使得低烈度的战斗,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虽说屯驻于此的大明边军,并未蒙受巨大的伤亡,但是麾下所配的军械火器,却消耗了很多。

  在整体兵马规模,远不如建奴的时候,大明边军只能用军械火器,来弥补双方之间的差距。

  兵部右侍郎徐霞枬道:“崇文说的没错,尽快落实抚恤、犒赏一事,对稳定海州卫重镇一带局势,起到了非常积极地作用。”

  “毕竟此前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对这些边军儿郎来说,他们就是想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奖赏。”

  “这不单单是给一些银钱那么简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朝廷对他们为大明社稷拼命的肯定。”

  好男儿就该手持三尺青锋建功立业。

  在工部尚书马由桂的影响下,现在大明边军上下,都是充斥着这样的一种思想,以此来证明他们并不比建奴差在哪里。

  工部左侍郎黄宗羲点头道:“没错,我现在就去将报告文书,送到户部那里,尽快将抚恤、犒赏一事落实到位。”

  与工部尚书马由桂,心中所想的一样,这东林党人在接到这报告文书后,并没有任何刁难的行为。

  毕竟边军抚恤、犒赏一事,现在他们是不敢拖延片刻,若是因为此事惹怒了天子,那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此次抚恤、犒赏所涉银饷,多达二百七十万两白银,为了确保这中间不出现任何差池,工部尚书马由桂,谴派两千教导团将士负责押送。

  这些教导团将士,在将银饷押送到位后,便补充到大明边军麾下,充当中低层军官,以此增强边军的战力。

  “崇文,若是孙督师知道这些教导团将士,要补充到大明边军麾下,那心中不知有多高兴。”兵部右侍郎徐霞枬,看着远去的队伍,露出笑容说道。

  工部尚书马由桂道:“孙督师顶着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帮助分担一些压力,有了这些教导团将士加入,相信肯定能稳定住前线态势。”

  现在对大明来说,前线局势能稳定下来,那么就能安心谋取发展,进而增强自身国力,为下一阶段收复辽东之地奠定基础。

  战争比拼的就是双方国力,想要战胜现在发展强大的建奴,大明就必须要做出更大的改变。

  所以工部尚书马由桂,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大明社稷积攒底蕴,为后续打败建奴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好在眼前这一切,都在工部尚书马由桂的掌控范围之内,收复辽东之地那只是时间问题。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