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扩张工业区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后,便第一时间将永定河支流两端的土地搞定。

  马由桂点头道:“不错,不错,太冲你这一次做的非常好。”

  尽管说黄宗羲在做此事时,并没有跟他进行汇报,但只要是有利于麾下势力扩张的,这都是好的决断。

  在独裁家与携手共进,马由桂的心中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现在还不是马由桂耍威风的时候。

  “现在三角淀货物中转的体系已经搭建完毕,如果说我们在三角淀没有这十万亩水浇田,即便是想在这里筹建工业厂区,那也是根基非常薄弱的那种。”

  “但现在恰恰是因为有了这十万亩水浇田,才使得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这里筹建新的工业厂区。”

  对于势力的扩充,马由桂的心中很是敏感。

  “有土地就必须有百姓基础,有百姓基础就可以筹建教导团势力,让那个教导团负责整个区域的安全,而工业产区可以提升这一地域的发展潜力。”

  对马由桂来说,没有什么比良性循环来的实际,因为这在马由桂心中看来,是最合适不过的战争潜力。

  这等于说是再建第二个马家宗祠。

  良乡县、三角淀这前后呼应,也跟着实现了马由桂想要扩充麾下势力的战略部署。

  黄宗羲点点头道:“这的确是很好的想法,当前我们在良乡县已经进入到发展瓶颈期。”

  “即便在良乡县投入再大的精力,所得到的回报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大,可如果说我们将相同的精力,投入到这三角淀地界。”

  “那带来的回报率将会是可观的,再者说该地域工业厂区毗邻三角淀,这对以后的货物输出将会占据巨大优势。”

  不愧是治国能臣,有马由桂在这里轻微一点,黄宗羲便顺势推测出了其心中的发展部署。

  马由桂微微一笑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就让永定河畔的工业厂区,在这里筹建相应的分厂。”

  “其中化肥厂、蒸汽纺纱工厂、飞梭织布厂、水泥厂等支柱产业,必须要在这里筹建大生产模式的厂区。”

  “既然毗邻三角淀这一地理优势,就不能白白浪费地理优势所带来的好处。”

  作为对外输出型极强的货品,让生产这些货品的工厂,在三角淀货物中转地域筹建,那必须要有惊人的产量才行。

  否则就是平白浪费这一地理优势。

  对于马由桂的想法,黄宗羲心中表示赞同,趁着现在是捞取银子的好机会,一定要加足马力去生产。

  “既然我们要在这里建立势力,那么就必须筹建与之相对应的教导团,依旧跟马家宗祠做的那样。”

  “教导团的核,地方乡勇的皮,确保我们在这里发展势力,能够拥有强有劲的武装力量。”

  跟东林党官员斗了那么长时间,让马由桂的心中一直都存着,必须要让自己麾下拥有足够的精锐军队。

  想要让自己心目中的新大明,尽早的出现在现实之中,那么就必须要让自己拥有很强的实力才行。

  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马由桂已经当上了朝中正五品的高官,这也使得马由桂初步站稳了脚跟。

  但是这也让马由桂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为了让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实施,马由桂手中必须拥有充沛的武装势力。

  黄宗羲点点头道:“筹建相应的教导团并不是问题,但在这十万亩上等水浇田上,我们必须要筹建相应的宗祠管辖。”

  “我的意见是让马家宗祠分出一支来三角淀地区,从而确保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有外来势力指手画脚。”

  大明皇权不下乡。

  所以这也使得乡野之间的权力,主要以宗祠管辖来体现,最大的boos,往往就是那些和蔼可亲的宗祠族长。

  为了夯实在三角淀地区的势力,对于黄宗羲的建议,马由桂心中是绝对的同意。

  相信只要给马由桂足够的时间,那么他便能在三角淀地区,打造出一个不亚于良乡县的势力。

  这样对于马由桂来说,将会拥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现实。

  单单是隐藏在乡野间的那两千精锐之师,就足够让马由桂去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了。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