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5章 声东击西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卒一伍。每伍配双轮小车两驾,驮马两匹。一匹拉炮,一匹拉弹药。

  可以说,但凡骡马能到的地方,虎蹲炮就能到。若逼不得已,还可以弃了骡马,换由人背。

  每只虎蹲炮也才三十余斤,两个兵卒轮换背负,照样翻山越岭。剩余三卒背火药与铅丸绰绰有余……

  守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达奚刚停稳船,就有数千官兵从东北约四十里的岐州州府雍城县中蜂拥而出,并有狼烟自城中燃起。是以也就半个时辰,距渭水北岸约八十里的汧阳县便已得讯。

  元钦惊的心底发寒,头顶冒汗。

  只因官兵的粮草,尽皆集中的汧阳县城之中。

  他一边集结后军,一边急派亲信,去陇关向崔延伯急报。

  而待元钦集结万余后军,铺天盖地一般往汧河口冲来时,岸边已然炮声震天……

  驻守雍城的是关中道都督崔延伯麾下后军将军,兼岐州刺史羊祉。除此外,还有左军将军李韶,并督粮司马杨暐。

  不论是资历,还是官爵,更或是名望,羊祉自是差着李韶好大一截。甚至是左先右后后更后的将军封号,也该是李韶领军守城,羊祉督负粮草。

  但坏就坏在李韶与李承志关系太近,且有暗通曲款的嫌疑,所以不论是朝廷还是崔延伯,都不敢让他掌兵,更不敢让他守城守关。

  但因陇西李氏在关中威望既重且广,是以朝廷对李韶既不敢重用,还必须的用。最后也就只能委以后将军之职,归军司马元钦调遣。

  元钦顺水推舟,差他与杨舒幼弟长驻于雍城,负事粮草转运。

  但有粮草或经渭河水路,或经潼关陆路运进关中,皆由二人率民夫转至汧阳。

  泥人尚有三份火气,何况久握重兵,久居中枢的李韶?

  被当贼一样的防备,李韶没有就地辞官,就算是给足了朝廷颜面。是以每日得过且过,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再加杨氏如今如日中天,有杨暐掌粮草之务,自然是是事半功倍。

  李韶乐的轻闲,整日躲在雍城中醉生梦死。除非元钦或崔延伯召他,绝不出州城一步。

  而今日,他不得不出了。

  倒非羊祉与杨暐逼迫。

  羊祉便是为岐州刺史,也只是后将军,且未持节,还号令不动李韶这个左军将军。

  是李韶突闻竟有西海水军突至汧水河口,骇的九分的醉意吓走了七分。

  李承志既能从陇西行船至关中腹地,此后渭水往东顺风顺水,岂不是随时随地都可兵进至洛阳?

  往后朝廷这仗还怎么打?

  他当即便寻到羊祉,称要到阵前一观。

  知道事关重大,羊祉不敢托大,准备亲自领军前往。正愁如何想个理由,将李韶也召出城,不想李韶竟送上了门来?

  羊祉即刻点齐兵马,往汧水河口扑来。

  如今正逢战时,且李承志予七日前出兵,更予三日前就下了战书与劝降书。凡岐、泾二州乃至治下郡县,无不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是以一声令下,前后也就两刻,近万兵马便已出营,往南奔来。

  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再不需兵卒甩着两条腿跑路,而是皆乘大车。

  自然不是朝廷富余到了给步卒尽皆配车的程度,而是羊祉本就有助李韶与杨暐运粮之责,故而车马极为便利。

  快倒是快了,从得讯,到出兵,再至快马加鞭的奔到汧河口,堪堪也就两个时辰。累的驾车的驽马口吐白沫,浑身发颤。

  见叛军后军已在渭水北岸立好军阵,似是等着官兵自投一般,羊祉先是在心里打了个突。

  但又听闻叛军前军拉着数十樽大炮往北而去,羊祉心中一紧,顿时就骇出了一头的冷汗。

  这难道不是直奔汧阳?

  汧阳为后军大营,关中道大军足两年所需皆屯于此处。若是有失,他也罢,元钦也罢,怕是想落个全尸都难……

  但李承志是如何知道,粮草尽在汧阳?

  羊祉双眼一眯,厉如刀锋,刺向目噔口呆的李韶。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