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章 作家村的新面孔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工作对他来说同样重要。

  纠结的他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在了信上,寄给了《菜园》编辑部。

  李拓接到麦家的信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位作者居然还是一位军人,这还真是个问题。

  他跟何平聊天的时候随口提到这个问题,何平道:“这还不简单,让他修个年假什么的,过来作家村先体验几天。如果觉得不合适那就算了,如果觉得合适的话,那就过来嘛!”

  李拓高兴道:“这个方法好!”

  他连忙给麦家回信。

  接到李拓回信的麦家,觉得这是个可行的方法,于是便向部队领导提出了申请。

  当他拎着行李走下平县火车站的站台时,已经是十月末了。

  何平刚刚送走了《红高粱》剧组,听说麦家到了火车站,他自告奋勇的来接人。

  这个时候的麦家才二十四岁,接人待物有些生涩,听见何平的自我介绍,他紧张了。

  这可是文坛的前辈,还是非常有分量的那种。

  等他上了大气、典雅的黑色皇冠就更紧张了,他在部队可没坐过这么好的车,处处都透着精美。

  如果何平知道麦家内心的想法估计会嗤之以鼻,皇冠也就能忽悠忽悠这个年代的国内,一舒适性轿车进到国内居然变成豪华车了。

  “小麦,我这么叫你可以吧?”

  “当然可以,何老师。”

  “这次来做了多长时间火车啊?”

  “算上从奉城倒车的话,两天的时间。”

  “那也不短了,这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谢谢您和作家村的邀请。”

  在车上闲聊了没一会儿,皇冠便驶入了作家村。

  麦家下了车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摇头晃脑的在园区里左看看右看看。

  把人交给李拓,何平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马上就是晚饭时间,李拓先让人带麦家挑了一间宿舍,把行李放下之后,带他去了食堂。

  这个时候正是食堂最热闹的时候,好几十人聚集在这里用餐,一看李拓带了个生面孔,众人立刻好奇的围了上来。

  “呦,拓爷,又上新货了?”马原调侃道。

  “去,别瞎说。小麦,这是马原。这位是麦家,跟你们这些老帮菜不一样,小麦可是我们作家村的新鲜血液。”

  马原阴阳怪气道:“可不是嘛,有了新人忘旧人啊!我们这些整天混吃混喝的,哪里还能入您老人家的法眼。”

  其他人齐声附和,共同声讨李拓的这种喜新厌旧的恶劣行为。

  李拓哄散了凑热闹的众人,对麦家解释道:“别当回事。这帮人天天在村里闲出屁,看见点新鲜事就跟蚊子见着血一样围上来。”

  麦家被他们之间轻松的相处感染到,这是一种他在部队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李老师,你们大家的感情可真好,让人羡慕。”

  李拓笑的牵强,“等你待的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麦家不明其意,总觉得李拓的表情里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作为作家村的负责人,李拓太了解这帮文字工作者的德行了,整天除了写作就是搞事情。

  在作家村,如果园区里三五天没个动静的话,那一定是这帮家伙在憋着搞一波大的。

  希望新来的这批小绵羊不要跟着这些老家伙学坏。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