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客从南山来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阶段我们将聚合东北农学院、营城农学院两所院校的科研力量重点攻坚种鸡的杂交繁殖工作,争取早日拥有属于我们养鸡场自己的祖代鸡。”

  吹牛杯这种事对何平来说就像喝水一样,章口就来。

  不过他也不全是吹牛杯,除了后面祖代鸡和产学研的事,其他的介绍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何平同志,你说的这个产学研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吗?”

  程景山抓重点的能力让何平刮目相看,是南山的干部都这样,还是程景山比较特殊。

  “没问题。任何事业想要发展离不开人才,我们韩屯养鸡场虽然现在只是一个乡下养鸡场,但想要做大做强,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和人才的支持。

  农学院拥有具备良好科研能力的老师和学生,是我们韩屯发展天然的助推器,我们韩屯通过捐助科研经费的方式和农学院形成合作,得到农学院的技术力量的支持,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农学院的科研成果,这样的结果对我们双方都是有利的,可以说是一种双赢。”

  何平的思路非常清晰,程景山听完立刻就理解了这其中的关键,他对何平口中时不时崩出来的新名词特别感兴趣。

  “双赢?你这个词用的好,确实是双赢。”

  何平谦虚道:“您过奖,这都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都是为了韩屯的发展硬着头皮想出来的。”

  “何平同志你太谦虚了,在我们国内像你这样有长远目光、尊重科学技术的干部太少了,实在是难能可贵。”

  参观完韩屯养鸡场,何平引着程景山往他家走。

  “程同志,不是我跟你吹,别的我不敢说,我们韩屯养鸡场至少在目前应该算是全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有着东北农学院和营城农学院两所大专院校给我们保驾护航,就像给我们韩屯养鸡场装了两台超大马力的发动机,只要我们自己不跑偏,韩屯养鸡场的发展绝对势不可挡。”

  何平走路也不忘给程景山洗|脑,谈生意嘛,你不把自己夸上天,卖不上好价钱。

  程景山谨慎的附和着,他这几年见天儿的跟小贩们打交道了,这种套路再熟悉不过了。

  到了何平家,程景山又给何平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来意。

  “何平同志,我给你好好介绍一下我这次来的原因和目的。”

  “你说。”

  “我们宝安县农产品加工中心成立于79年,主要负责对香江出口农副产品赚取外汇以支援特区的建设。但是我们加工中心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省内农副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剩余远远不足以支撑我们对香江的出口,所以我们必须获得兄弟省份的支持。

  前几天我在《半岛晨报》上看到关于你和韩屯养鸡场的报道,觉得这对双方可能都是一个机会,所以冒昧找过来希望跟你们达成合作。”

  程景山的介绍非常简练,但简明扼要的把他来的原因和目的都介绍到了。

  何平听完之后心里暗喜,没想到还能搭上特区的东风,这事要是成了,对韩屯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