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上天的恩赐_明朝败家子方继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馊主意。”

  鉴于方继藩的恶名,似乎……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弘治皇帝闻言,更是大怒,其实他一直都在忍耐,就想看看,方继藩和太子到底在搞什么,他也略知一些采煤的事,不过并没有干涉,可万万想不到,这两个家伙采煤的目的,竟是为了将这煤当做木炭一样卖出去。

  弘治皇帝气得发抖,狠狠地看了方继藩一眼,他对方继藩的印象,其实一直还算不错的,这也是为何弘治皇帝一直默许朱厚照和方继藩胡闹的原因。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你们二人可知罪吗?”

  弘治皇帝一声低吼,这是弘治皇帝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

  “陛下!”就在此时,却传来了一个声音。

  众人忍不住朝着声音的源头看去。

  却见一人,徐徐地站了出来。

  敢在这个时候,打断皇帝的,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不过,恰恰这个人就在这几个人之中。

  此人正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

  刘健学问博大精深,敢于仗义执言,以天下为己任,心胸开阔,不记私仇,既是首辅,也是朝中的君子,弘治皇帝对他可谓是信任有加。

  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举足轻重。

  弘治皇帝正准备撸起袖子狠狠重罚这两个家伙,却被刘健所打断,忍不住狐疑地看了刘健一眼,却不得不道:“刘卿家,有什么话要说?”

  刘健郑重其事地拜倒在地道:“臣以为,无烟煤,确实很好!”

  “……”

  崇文殿里,顿时升起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太子荒唐倒也罢了,方继藩这个人渣更不必说,他不荒唐,那真是太阳打了西边出来。

  可刘公……堂堂首辅大学士,陛下对其言听计从的谋国老臣,居然也……

  “老臣也以为,无烟煤好。”这一次,站出来的却是谢迁。

  谢迁早就憋不住了,他心直口快,早就想说。

  嗡嗡嗡……

  翰林们彻底的沸腾了。

  谢公竟也和太子殿下还有那方继藩一个鼻孔出气?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就在所有人错愕不已的时候。

  李东阳亦是徐徐而出,他神色倒显得泰然:“太子殿下与方继藩二人,确实是功不可没,单凭这无烟煤,不知拯救多少苍生!太子与方继藩如此义举,活人无数,老臣佩服之至!”

  这一下,弘治皇帝都愣住了。

  别人的话,他一般都会有所保留。

  可这三人,于弘治皇帝而言,既是君臣,也是值得信赖的密友,三个内阁大学士,大明的宰辅,竟是不约而同,对这煤赞誉有加,便连拯救苍生这样的话,竟也说了出来,这……怎么可能?

  刘健的脸色很平静,他一丁点都没有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而事实上,堂堂大明内阁首辅,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开玩笑。

  弘治皇帝皱眉:“刘卿家,你这是何意?”

  刘健正色道:“陛下,近来不只是京师,从北京城至通州乃至河南、山东诸地突降大雪,据臣所知,木炭的价格,一涨再涨,而寻常百姓呢,却没有薪柴取暖,冻死者,无法计数,民生多艰,陛下宅心仁厚,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百姓们饥寒交迫吗?”

  弘治皇帝动容,他凝视着刘健,一言不发。

  刘健继续道:“可无奈之处就是,即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今太子殿下与方继藩二人,竟是鼓捣出了无烟煤,此煤老臣亲自用过,比之木炭更为持久,却无味无烟,实乃御寒神物。臣还得知,一斤煤的价格,不过木炭的一成而已,价格低廉,诚如太子殿下所言,怕是连寻常百姓,都可以买来取暖御寒,臣敢说,有了这无烟煤,今年这场寒灾,冻死的人口,将大大的降低。”

  说到此处,刘健大为感触,这严寒来时,他和内阁大臣们还忧心忡忡,谁晓得,被这小小一个无烟煤轻易的化解了。

  这东西一出,犹如久旱逢甘霖,使他至今还感慨,这是上天的恩赐啊。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