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1章 作妖的西班牙人(第三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这套中央权力架构的调整,算是阶段性完成了。

  为什么到崇祯十一年才做这样的调整?

  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社会还处于封建农业社会的形态,上层建筑一口气全部变了,会乱套。

  上层建筑一定是要适应经济基础的。

  眼下商业时代已经到来,诸多部门自然要做相应的调整。

  接下来的十一月份,立法院就开始根据吏部提报的名单做投票了。

  往日里主持廷议的内阁,现在被关在巡抚选拔的门外,多多少少有些不爽,却也无可奈何。

  到十一月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巡抚候选名单都出来了,并且放在了皇帝的桌上。

  这些人有三分之二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可以说是天子门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任期间,征集非常好,历届吏部对官员品德的考核,他们拿的分数也非常高。

  崇祯一个个见完,一个个促膝长谈。

  最后,他自己再筛选了一遍,才确定下来。

  当然,这是第一批的省巡抚。

  先让省巡抚上任。

  等此次调整完毕后,崇祯自己也感觉,以后各司其职,效率必然大大提升。

  进入十二月份,周延儒也从泉州府回了京师,正式入阁。

  周延儒依然管市舶司,却还将整个海洋贸易线分到他这里来管了。

  北京的权力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这是大事,邸报也在十二月下发到全国各地。

  有人说,皇帝这是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前做的权力调整。

  也有人说,皇帝将行政权下放给内阁,是要亲自全身心在全国抓贪腐。

  还有人说,皇帝其实是想要亲自带兵打仗。

  总之,关于最近数月权力的大变动,各种猜测都有。

  十二月初三,小雪,崇祯刚陪妹子们吃完午饭,李自成便在宫外求见。

  “陛下,臣已经调查过李岩说的那个张淳,他的火枪主要来源于民间,具体他也不知道制造商是谁,但是他说出了买家,买家背后的人是吕宋岛的大弗朗机人。”

  西班牙人来大明朝采购燧发枪?

  这就有意思了!

  看来西班牙人心里有很多想法啊!

  正在积极配置火器?

  民间有私人制造燧发枪,有没有制造火炮?

  现在开海了,商人都活跃了起来。

  有需求就有制造。

  海外对大明朝的火器有所耳闻,自然想采购,这是暴利。

  就像当年北方边境的商人卖粮食给皇太极一样。

  朝廷是严控火器的。

  但那又怎样?

  有了大大的利润,杀头的事,做的人还少?

  那些火器制造厂,往深山老林里一建,这个时代又没有卫星地图,更不可能有信息通网,谁知道那里建立了秘密火器制造厂?

  崇祯说道:“此事你亲自来查,成立专案小组,你拿着尚方宝剑去查,朕给你配置一批军队。”

  “朕给你提供几条思路。”

  “一、各省、州府、县的铁矿采购和冶炼。”

  “二、各省、州府的人力普查。”

  “三、各个交通要道的检查。”

  “四、从上海入手,朕让会市舶司加强核查,让海军加强巡逻。”

  皇帝这几条,一是从原材料开始查。

  制造火器,必然需要铁,哪些省有多少私人冶铁厂,这些各地都是有备案的。

  哪些地方的铁矿厂交给私人在开采,这些国土管理部也都是有备案的。

  哪些省的人力调动了多少,这些户部是有备份的。

  然后再是从交通运输的各个关口去查,火器制造好之后要运输吧?

  运输要走官道吧?

  交通部下面的人肯定有人查到过,但收了钱没有上报上来。

  从那些地方入手。

  再就是上海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其他的商人和那个隐蔽的火器制造商有往来?

  最后就是严守海关。

  李自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连忙说道:“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李自成走后,崇祯陷入思考中。

  西班牙人不老实。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