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6章 秦家撒手锏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落后呢,你看倭国现在有什么?养蚕丝织也有数百年历史了,可你看他们自己的丝织品能看吗?他们的贵族豪强们用过了我们大唐的丝织品后,谁还愿意用他们自己产的?就算便宜,也没有人愿意要。在我们丝织品的冲击下,倭国自己的养蚕丝织产业只会破产,根本没有前途。我们来了,直接与倭国的蚕农合作,种桑养蚕,签订购销契约,指导他们种桑养蚕,然后收购他们的蚕茧。运回唐津,然后在这里用我们先进的技术加工成生丝、熟丝,再丝织加工成各种丝绸缎绢等。”

  大唐的丝织业是非常发达的,不仅有庞大的种桑养蚕的规模,而且丝织品的各类也非常多,名目繁多,品种丰富。

  主要有绫、罗、绸、缎、纱、绢、绮、锦、纨、绒、绡、帛、绨、缟、绉等十几大类,然后细分的小类更多达几百种。

  比如绢是平织的,没有花纹,过去没有印染的素绢还兼做货币使用,尺寸和重量都有严格规定。

  而绫是单色的斜纹织物,可以随时改变斜纹的组织以产生花纹,这样的织造方法称为提花。大唐的官服,就多采用绫。

  罗有暗花纹。

  其它的如纱、缎、锦、绮、纨等也都非常有名。

  如今的大唐,织造业非常的发达,比如湖州,这里就是全国最大的生丝产地,湖丝天下有名。

  而苏杭又成为天下最有名的丝织加工地,都说两城织户半城市,每城拥有的织机都数万机,成为最大的丝织产业地,拥有数十万产业工人,冠绝天下。

  而漳州的绢纱,益州的锦绣、武安府的棉,也都天下有名。

  大唐在丝织这块,那真是独步天下,不仅丝织品类丰富,而且产业规模大,早形成了专门的产业城市。

  桑蚕结茧,然后要通过缫丝把蚕丝缫出来,可就算是手工缫出生丝,也很有讲究的。

  手工缫出的生丝,还要通过煮沸去脂,其中还要添加一些秘方,缫出的生丝煮沸去脂后便是丝线或织物的原料。

  而熟丝还要经缫丝、复摇、整理,加工成熟丝,熟丝用来做蚕丝被或者绵衣绵裤,也叫丝绵。过去大唐租庸调制下,征收的丝绵,就是熟丝。

  除了生丝熟丝,缫丝加工过程中也还会产生一些下脚料,如茧花,就是蚕茧表面的那些乱丝,在缫生丝时,要把这些乱丝先刨下来,这种丝较短。把茧花打制成一张整的,就变成了茧衣。

  另外在取蚕丝去蛹时,会有一些蚕丝附在蚕蛹上,最后这些蚕丝提起后也能利用,就是脚渣,属于最差的丝。

  蚕茧加工成生丝或熟丝,然后再经过各种加工方式,织成绫罗绸缎等各种丝织物,大唐如今禁止直接出口生丝,只能出口加工好的丝织品,以提高商品附加值。

  也正因为这一个规定,大唐的丝织产业在贞观以来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