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8章 调虎离山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祖李渊的从外孙,连城县公张植之子,以门荫起家,累迁右卫郎将,屡立战功,外放朔州、胜州、代州、营州,镇抚北方,封皖城郡公。

  张俭虽说是外戚,但也是将门虎子,打仗还是很厉害的。

  这两人为前锋,不太可能出什么问题。

  老牛娓娓道来,张俭加上程名振,都是久镇北边的大将,尤其是对辽西这块非常熟悉,与奚契部落关系很好,对辽东高句丽人也很知根知底。

  李世民还在半路上,便让这两位先打头阵,其实只是让他们去试探下高句丽人。

  两人呢,接旨后也是行动迅速,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在辽西的白狼城集结了唐、奚、契丹三家两万五千人,比原计划的一万三千人还多了近一半,多出来的兵都是奚契两部的。

  这两部尤其是契丹近年没少跟高句丽人摩擦,因为他们是邻居,契丹首领这几年跟大唐关系不错,得了大唐册封,又得了国姓,所以现在很卖力,要他们出五千兵,他们立即出了一万兵。

  奚部也一样,双倍出兵协助。

  “程张二将领兵走的是无终道!”

  从幽州到辽东,有四条道路,我们现在习惯的都是走辽西走廓,沿海岸而行,但是在隋唐时代,这条路其实一年有大半时间是被海水淹没的,因此这条傍海道时有时无,最能通行。

  当年隋征高句丽的时候走的是卢龙道,秦国大将燕开打东胡,曹操打乌桓,霍去病拿下匈奴左贤王庭,都是走的这条路,从河北卢龙出发,经滦河到承德,再走两百里山路到凌源,再顺着大凌河到柳城。

  这条路属于自古以来的通辽东大道了,但也大部份在山区穿行,实际路程约一千五百进而左右。

  这条路穿山越岭,沿途河水还多。

  第二条是古北道,这条路不常走。

  从幽州沿潮河一直北走,再走一段山路到滦平,再沿滦河到承德,再到凌源,再沿老哈河北上到赤峰,这条路线,其实主要是通奚、契丹的。

  而傍海道,其实是在宋以后才开始成主路,也就是我们后世的京哈高速线,在这个时代,这条路就跟过草地一样,海水一涨潮,路就淹了个七七八八,最大的问题是,路的尽头,是位于辽河西岸的大辽泽。

  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这样巨大的一个沼泽地带,尤其是到了春夏季节的时候,根本无法通行。

  无终道是从无终出发,经卢龙沿青龙河大凌河北上到白狼城,然后再到柳城,这条路据说从商朝开始就有了,但是,因为青龙河的下游跟猪大肠一样曲折蜿蜒特别难行,所以一直以来这条路不是主路。

  而程名振和张俭却走的这条无终道。

  他们在白狼城集结,然后前往柳城,再冒险穿越辽泽,突袭怀远镇。

  这个怀远镇是当年杨广征辽时所设立的,在大辽泽的东面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