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0章 东汉末年金融战_曹贼大帝小说遮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叔,也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他在攻取巴蜀的时候,因军用不足,便铸造了一种名为‘直百五铢’的大钱,一钱顶百钱。

  后来,刘备在巴蜀称帝,自号为‘汉’,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蜀汉。

  蜀汉的货币更加繁杂,除了直百五铢之外,还有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等大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犍为五铢’。刘备通过这种铸币,不断聚拢蜀汉的财富。

  打个比方:比如民间的资金总量有一万钱,刘备铸造一个大钱,就能换民间一百五铢钱。那么,只要刘备铸造一百个大钱,就等于拥有了一万钱。听上去,社会财富似乎并未因此而产生变化……不过别急,当这一百大钱全部进入流通,兑换五铢钱或者购物时,你老百姓手里的一万钱,就同于贬值了一半,而另一半便流入刘备的腰包。

  或许,刘备是为了凑集军费……或许,他是为了充盈库府。但这种大钱充斥于市场中,所造成的危害,不言而喻。

  其实,不止是刘备,孙权也干过这种事。

  历史上,孙权就曾铸造过一种名为‘大泉五百’的铜钱,听名字就知道,一钱顶五百钱。到后来,还出现过‘大泉当千’、‘大泉两千’和‘大泉五千’这样的货币……好在孙权及时的发现,最后还是停止流通,并下令官府回收。

  不回收不成啊!

  因为这些大钱,差一点造成整个东吴的暴动……

  当然了,这些事情曹朋并不知道,当李儒说出了以劣币淘汰良币的计划时,他不禁感到吃惊。

  李儒道:“我的想法就是,先通过朝廷,以这银楼的名义,统一铸造五铢,以稳固中原局势。而后,公子设法铸造五铢,混以杂物,使其在外表来看与五铢钱相同。再将这大量的劣币,投入……比如,巴蜀!恩,就是巴蜀……巴蜀乃天府之国,今刘璋治下,尤以宽松。其物产丰富,粮米充足,正是凉州所需。

  公子通过河西郡商会,将大量劣币投入巴蜀,换取货物。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许一两载,也许四五载,但是刘璋一开始决不可能觉查出来。待这许多的劣质五铢钱充斥巴蜀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大规模的货物价值上扬。刘璋想要再去治理,却已经晚了……即便是他愿意自己出钱,来换取这些劣币,估计也难有成效。这种情况下,巴蜀必乱。到时候公子出兵,便可兵不刃血,占领巴蜀之地。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但若要实施起来,还需要仔细筹谋。”

  尼玛,这不就是假钞吗?

  曹朋真的懵了!

  他诧异的看着李儒,有点回不过味儿来。

  但如果仔细想,又觉得这并非没有可操作性。

  但先决条件就是,必须统一中原的货币,以避免这劣币回流所造成的巨大冲击。

  银楼,等于中央银行?

  李儒言语中的银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