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势力谋划、准备科举_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急。

  也就是说,林黛玉入贾府距离现在还有三年左右。

  顺便,根据这一时间推断,如今贾敏还活着,林如海也做着他的巡盐御史,只是他的独子已经夭折。

  再对比一下贾宝玉的年龄,也就是说这个时间轴的人员年龄比原著“晚了”五年左右,倒是能省掉不少事。

  松了一口气,卫旭算是正式恢复了“小透明”日常,只不过今年的情况特殊一些,他不准备再专攻习武,而是想考个功名。

  在《飞狐》世界的时间里,第一年那位秀才都没能教满一年就惭愧请辞,因为两人很快就让他教无可教。

  不过接下来,卫旭却利用这个秀才的关系,搜集了大量科举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各类“实战题库”。

  现代人都知道,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刷题无论如何也少不了,科举其实也是一样,只是相对来说要更加生硬一些。

  卫旭搜集的这些,都是《飞狐》世界十年来的各级科举考试题目与优秀作品,光靠他这个外来人,那是毛都别想弄到。

  但是有了那位秀才就不一样,他虽然连举人都考不上,却也是内部人士,只要愿意付钱,还是很容易得到一些不算太深的内容。

  因此,多达几千篇的各类考题、文章就全都收集到了玉佩中,继而灌输到了卫旭脑子里。

  有意思的是,满清建国十年来的考题非常齐全,但文章答案却全都是一般中举的,唯独没有“三元”的文章。

  不论是乡试的解元,还是会试、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这里面一篇都没有。

  不过也足够了,卫旭又不是想要考个状元探花,他只要弄点功名就可以,哪怕是同进士也一样。

  但不管想要考上什么,学习都少不了,这里的大顺朝,与真实历史上的满清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毕竟不完全相同。

  从《飞狐》世界弄到的那些考题也好文章也好,肯定是只能借鉴不能直接用,至于具体的书写,还要自己能为。

  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卫旭除了日常保持性习武之外,剩下的时间全都花在了“温书”方面。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可不是一句“考状元”就能概括的,而是一套经历千年形成的复杂体系,总体来说,大顺朝科举制度同样承明制,与真实历史的满清差不多。

  一个刚刚入学的学童,需要六级才能成为进士。

  这其中,通常意义所说的“秀才”考试应该叫“童子试”,又分为三级,县试、府试、院试,过了这三次考试才算是秀才。

  紧接着还有三级,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就是举人,会试更多是给殿试做预考,过了殿试才算进士。

  理论上说,举人就能做官,也是从这一级开始,考中的人都算是预备官员,至于能不能“预备”上,那就不太好说了。

  越是王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