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棒梗双腿碎了!_四合院:何雨柱的阳光农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棒梗双腿碎了!

  冬天依旧,这个时候,北大巟的各个农场开始准备“打柈子”。

  这个“打柈子”是东北当地人的俗语,是用锯把大树伐倒,再截断成各约半米至1米来长的木头节,再用一米多长斧把的板斧把木头节都劈成瓜条状的“柈子”,然后把这些“柈子”垒堆成宽1米、高1米、长4米的一个长方垛,算作一个“柈子”,加上把木材从深山运输出来,就叫“打柈子”。

  因农场住房加上食堂在长达6个月漫长雪季里要烧掉数百个“柈子”才能过冬,每年大雪封山后,北大巟的所有农场都会派人进深山伐树干上二三个月。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好活,一个弄不好,就是要死人的,所以棒梗这名曾经的罪犯,光荣的被选了进去。

  伐木为了多出材,都是尽可能低地贴着地面伐树。

  把锯口下在脚底板处或更靠下的位置,故而,要大弯腰撅着腚拉锯,左右贴着大树站好,脸不能面朝着大树,而是朝着大树倒向的那个方向,然后都弯下腰,让锯齿对着脚面,把锯齿贴在大树根部开第一道锯口。两人左右摆臂拉锯,伸展开双臂,拉满全锯身的长度,拉锯中还要往怀里使劲,才能锯锯掉末出进度。

  所以“打柈子”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伐树前,首先要判断大树的偏重心,既伐倒后大树会倒向何方?需看准大树在坡地的长势和树冠的倾向,如树偏重南方,我们就先从南边入锯口,锯到树干直径约三分之一处时,再换到北边下锯,这个锯口一定要高于前一个锯口2公分。

  当锯到树干的三分之二处,快接近上一道锯口时,千斤重的大树干和树枝就会倾斜,此时,由于第二道锯口高于第一道锯口,大树只能向南方倒下去,否则,会产生树底部断裂后树干反方向坐串,跳向北方的现象,如那样,树两旁的伐木人就会被坐串过来的大树干砸死或撞死。

  大树倾倒时,还没有被锯断的树芯木纤维会被硬性地拔断裂,发出刺耳的撕裂声,此时,该大树两边站着的伐木人需快速地伐断大树,再马上跑离,同时要高喊报警,警示周围干活的小组人快躲开。

  如树倒向山坡下便高喊“顺山倒”,如树倒向山顶,就喊“迎山倒”,如树横向倒在山坡上,就喊“横山倒”。

  这大树倒地的场景非常壮观。东北的大树都很高大。大枝杈在倒下时会带着风,落地时树干会把大地砸出“轰隆”巨响。

  砸起的地面雪可飞起几米高,从树干两边喷发出两片白色大幕,造成周围一片白茫茫。而此时还隐藏着诸多危险,稍不小心,随时会发生险情。

  首种危险,是有些树枝是干枯的,倒地时的巨大震动,造成干枯树枝断裂乱飞,其力量巨大,如同弹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