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前浪后浪_造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奇瑞、长城等企业放手一搏,可见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们的求生欲望很强烈,大家并不甘心面对国际巨头时束手就擒。

  原本大家都以为007年会是一道坎,日子很难过。

  因为中国政府在加入时,认为汽车行业会跟农业、金融一起成为遭受严重冲击的领域。为此,特意要求对中国汽车业执行6年时间的保护期,在006年7月1日前对进口整车和零部件实行高关税政策。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急于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纷纷寻找中方合资伙伴建厂,完成在华本土化的布局。而自主品牌也利用这段宝贵时间拼命发展,以中华集团为代表的一帮造车新势力就此成长起来。

  为了履行入世承诺,中国汽车进口关税在去年7月份后开始大幅下降,整车降到了5,而进口零部件降到了10,可以说门槛大为降低。

  不过关税降低后,进口车蜂拥而至的景象却没有发生,因为中国政府再次有意无意保护了本国汽车企业。

  杀手锏就是及时开征了依据汽车排量制定的新消费税,排量在0l—40l税率由15提高到5,而在40l以上的排量税收上调至40。

  可以说关税降低的金额又通过依排量征收的消费税弥补上了,综合下来汽车售价几乎没有改变。

  做出这样决策的依据就是伴随汽车巨头纷纷在华设厂引进车型投产,0l以下排量的车型售价跟国外相差不大,就算他们万里迢迢从本国工厂把汽车运到中国,成本也相当于在中国生产,进口此类型的汽车入华销售属于得不偿失。

  而0l大批量以上的车型,基本没有在华生产,中国进口车中大多都是大排量的汽车,它们是跨国品牌提升形象和获取更多利润的利器。

  在环保节能减排主题成为共识前提下,针对大排量汽车征收高税收属于正义之举,可以让人们转而购买排量的汽车。

  公布新消费税后,大排量的进口车要缴纳更多的税,需付出比之前更高的价格来购买。

  一辆报关价0万的6l排量轿车,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话,要缴纳5的关税,加上5的大排量消费税,以及17的增值税,征税额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另有公式合计总税率高达95。

  也就是收完税之后,一辆0万出口价的轿车就翻倍摇身一变接近60万成本价,然后还需要加上进口经销商的“合理”利润,卖到70万只是友情价,这便解释了为何进口车售价高昂的原因。

  自此,就算关税降低,但政府采取新税收政策,堵上了关税降低的堤坝,继续让中国汽车市场有一道无形的墙保护着。

  另外中国政府还以部门间协调需要时间的名义,实质上减缓了进口配额放开的速度,就算进口车蜂拥而至,但政府仅扎着袋口大,可以有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