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二章 年末收官_造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中华集团CVT落地之日,就是跟采埃孚的交割之时!”

  满脸春风的韩皓,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这段时间情场、商场双得意,让他心情大好,说话也多了几分豪迈之情。

  前段时间跟采埃孚的谈判已经基本敲定,但对方一直拖拖拉拉,不肯下定决心交割。

  卖是肯定想卖,要把手中鸡肋般的CVT业务部门出售,但采埃孚高层还是希望能尽量多争取一些溢价。

  虽然中华集团造出来自己的CVT,但何时量产还是问题。而且在涉及固定资产评估上,双方还有一些差距,尤其是刚把CVT生产线搬到中国,对这部分资产和人员的报价有分歧。

  另外,他们还受到德国政府或明或暗的提示,要求确保核心敏感技术不轻易流失到中国。

  这个评价的标准,就是中国人到底有没有彻底掌握CVT技术,一旦没有确认中方拥有的话,德国政府将会因国家经济安全名义否决这项交易。

  面对中国人来势汹汹的攻势,德国政府必须保证自己支柱产业的领先优势,而且不向中国传授汽车核心技术也是发达国家不成文的默契。

  总而言之,就是交易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中华集团的CVT技术是否可靠,足以证明采埃孚的CVT转让并不是雪中送炭,而只是锦上添花。

  当第一批量产SUV“宋”公开上市后,采埃孚公司就通过渠道弄来两辆新车。在秘密状态下,对其进行了不公开的测试,尤其对CVT重点关注分析。

  “换挡的逻辑没有问题,不间断使用没有出现故障,对发动机的驱使足以应付日常情况。不过它的表现犹如一杯白开水般平淡,你不会感受到任何驾驶的激情,只是能让你的车子动起来。

  跟我们的CVT产品对比,他们的东西仅刚超过及格线,算是真正入了门。现在毫无疑问可以确认,中国人真正掌握了CVT的技术!”

  作为评估小组的负责人,特意从德国总部赶来的资深专家如此评论道。

  此项报告被毫无延迟反馈回德国,原本想待价而沽的高层终于下定决心,尽快趁己方技术还值钱的情况下,把CVT业务部门出手转让给中华集团。

  在采埃孚已经打算进入6AT的新领域下,原本CVT部门只相当甚至落后于4AT水准的技术不再拥有未来,这个时候高价卖掉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

  尽管还有其他卖家问价,但中华集团介入程度最深,出价也最高。作为世界上最火热的新兴汽车市场,本来中国应该还有许多潜在卖家,可在中华集团取得中国政府支持成为唯一竞标者后,其他中国卖家纷纷打了退堂鼓。

  “我们必须遵守中国政府定下的游戏规则,这次交易无法再继续参与进行。”

  未透露名字的中国汽车厂家代表如此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