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五章 当不当赏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亨:“吉安侯,你身披数创,曾有几次伤口化脓,在鬼门关走过,对酒精一事如何看??”

  陆仲亨肃然道:“上位,咱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想当年,多少兄弟躺在伤兵营里,我们眼睁睁地守着,看他们咽下最后一口气。若是早些年有这酒精,说不得那些兄弟可以活下来。让咱说,酒精这东西,千金不换,是救命的勾当,应赏。”

  郑遇春不等朱元璋问,便先表态:“当赏!”

  朱元璋微微点头,看向顾正臣:“这酒精乃是顾正臣献给朝廷之物!”

  果然是他!

  胡惟庸、刘基等人看向顾正臣。

  朱元璋继续说:“顾正臣乃是大明的福将,他不仅献给了朝廷这酒精国器,军中锻体术、战术背包,也是其所创。他不曾上战场,却已立下军功。该如何封赏,朕希望胡相好好思量,莫要寒了人心。”

  胡惟庸脸色有些难看,道:“臣回到中书之后便与大都督府、兵部、礼部商议。”

  朱元璋含笑点了点头:“时辰也不早了,你们且回去休息吧,顾小子留下。”

  胡惟庸、刘基等人行礼告退。

  上弦月照着后湖,寒风吹动波光。

  此时的后湖尚不是黄册库,岛上尚有一些渔家百姓,站在湖边看远处,只见如豆灯火。

  朱元璋站在湖岸,背负双手看着夜空:“听说你要成婚了?”

  顾正臣摇了摇头:“陛下,明日媒婆纳采,距成婚还有一段时日吧……”

  朱元璋呵呵笑道:“你也不小了,是该成婚了。张和朕知道,是一个不错的儒生,他的女儿想来配得上你。朕为你们赐婚如何?”

  皇帝赐婚与赐名,对于许多官员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只是——

  顾正臣婉拒道:“臣想让张家小姐自己决定,若她愿意,臣娶她。若她无心,臣也不愿勉强。”

  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敢拒绝朕的官员可不多啊。”

  顾正臣无奈地低下头。

  赐婚。

  那这场婚姻,是赏赐来的,是三个人的事。

  可顾正臣想要的是两个人的事。

  张希婉不是物件,不是东西,不应作为器物随意赏赐,她是一个人,一个令自己心动了的女子。

  朱元璋见顾正臣不愿,也没强求:“既是如此,那朕准你一个月婚期,总可以吧??”

  顾正臣眼神一亮:“给俸禄的那种?”

  朱元璋甩袖:“你个贪财的!”

  顾正臣大喊冤枉:“该臣拿的,臣一点都不愿少,不该臣拿的,一点都不会碰。”

  朱元璋从不听这些,背着手,迈着八字步走入太平门。

  顾正臣跟在朱元璋身后,时不时说几句好话,朱元璋几次都绷不住笑了起来。

  至莲花桥,沐府别院外时,朱元璋抬头看着牌匾上的“沐府别院”四个字,对邀请其进家的顾正臣说道:“家就不进了,倒是这牌匾,也该换换了。”

  顾正臣谢恩,目送朱元璋戴月离去。

  顾母尚未休息,刘倩儿陪着顾母做针线活,见顾正臣回来,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羹汤。

  顾正臣坐了下来,看了一眼红了眼的刘倩儿,问道:“倩儿妹妹,谁欺负你了?”

  顾母白了一眼顾正臣,让刘倩儿去看看顾青青,待其走后,对顾正臣说:“倩儿是个好丫头,对你心思你又不是不知。如今你看中了那张小姐,她自是难过。”

  顾正臣叹了一口气:“娘,在我眼里,倩儿只是妹妹,仅此而已。”

  门外。

  刘倩儿靠着柱子,仰头看着月,残缺,有些凄冷。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