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8章诘问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哦?

  安庆宗有话要说!?

  他现在虽然是东平郡王郡王的世子,但是在朝堂之中还没有任职,他之所以能够在大朝会的时候,跟满朝文武一起站在金殿之上,是因为安禄山的关系,成为幽州、河东两镇节度使府的进奏院留守,要不然的话,都不用人说话,皇城守卫都不能让他进门。

  显然,既然安庆宗要开口的话,必然是跟安禄山有关系。

  果然。

  安庆宗挺立在金殿之上,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幽州、河东两镇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于天宝十一载二月初二离京返回范阳城,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点验人马,筹备粮草……

  已经与天宝十一载三月十六率兵出塞。”

  安庆宗一边说着,一边往谢三郎所在的御史方阵甩了一眼,这才继续说道:

  “东平郡王,令我进奏院,向天子奏报军情。

  家父东平郡王率兵出塞之后,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效法我朝名将,贞观朝卫国公李靖,一路长途奔袭,直扑契丹人的王账。

  奏报抵达之日,已然五天狂飙三百里!

  算算时间,如今即便没有接战,也应该接近了这个契丹王账!

  家父在奏报之中曾言,此战若能得胜,可保大唐边疆十年太平!”

  李老三听了,点点头,没说话。

  倒不是他不关心这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是不太明白,安禄山特意让他儿子跑到大朝会上来说这些,到底是要干什么?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大唐立国百年,每一次战争,都是政事堂说打,天子同意,中书省制定策略,门下省审查通过,再有尚书省兵部去具体施行,选将,调兵,准备停当之后上报天子,天子拜将,下令出征。

  在整个程序之中,无论是天子还是朝堂,除了整体战略的制定之外,最多负责后勤保障,别的不管。

  至于战争之中采用哪种策略,如何用兵,那都是前线大帅的事儿。

  既然拜将出征,就是相信你,你放手施为,打赢了,升官发财,打败了,降官问责,根据战争之中的具体表现,确定战后赏罚的标准。

  别说李老三了,就是贞观朝唐太宗在世的时候,都没有对前线指挥官指手画脚的习惯。

  这一次,也是一样,塞外胡人不稳,李老三命东平郡王率队出征,军士,给你了,粮草,给你了,武备,也给你了,剩下的,人家李老三还就真不想管了。

  现在,安庆宗说安禄山专门写了奏章回来汇报军情,李老三就当安禄山是以此来表达他的忠敬之心了,不过李老三也知道,肯定不仅仅如此。

  果然。

  安庆宗说完之后,见天子仅仅点头、不置可否,便继续说道:

  “不过,家父命人送回来的军情,却也提到了一个担忧。

  契丹人现在毫无没有防备,如果奔袭过去的话,必然一战功成。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