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出发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搜刮一空,隐隐约约之间,还甩了两句闲话之类的,比如“你小子运气好”,“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要不是谢御史如何如何”……

  谢直也没多听,经过处置王公公和小猴子两件事情之后,这些宫中人、金吾卫,一个个都变得谨小慎微,再也不敢对他阳奉阴违,就连边公公对谢直都变得更加尊敬了些……

  谢直一见,这还说啥,出发,长安!

  他却不知道,在他带队快马赶回长安之后,临都驿的刘驿长,却私下里面叫过了一个心腹,耳语半晌,才让他回洛阳去送信。

  而那位刘家商行的刘掌柜,也组织了商队起行,目标,同样是长安城,队伍之中,就有那两名凶恶的胡人……

  ……

  洛阳到长安的这条驿路,连接了大唐朝的西京和东都,乃是大唐整个驿路系统之中最具政治象征意义的一段路程,大唐承前隋国运应运而生,不但继承了这一段驿路,同样在立国百年的时间之中,也不断对这条驿路维护、修缮,甚至还给这一段驿路专门起了一个名字,大路驿。

  这一段驿路,以关中门户潼关为节点,过了潼关进入关中前往长安,有两条道路,第一条,出长安向东,经昭应、渭南,沿河直趋灵宝县至陕州。

  在这里必须再说一下,大路驿的节点,潼关,就在灵宝县。

  灵宝县虽属于陕州,但是治所却是在陕县,需要出了灵宝,向东北方向再走七十五里,才是陕州治所陕县的所在地。

  出潼关,过陕县,往洛阳而行,又有南北两条道路。

  南道,从陕州出发,向正东偏北方向,沿着黄河南岸,经永宁、福昌、寿安,向东抵达洛阳。

  北道,从陕州出发,一路向东,走渑池、过新安、至洛阳。

  这南北两道,路程不尽相同,南道,从陕州至洛阳,三百里,北道,从陕州至洛阳,三百五十里。

  南道更加便捷一些,过往的商旅、官员,一般都取道南道。

  因为北道虽然也不远,道路却算不得好走,一般多用于军事用途,比如大军行进,比如军情传递。

  要说舒服,还是要走洛阳至陕州的南道。

  谢直为天子返京选择的道路,就是南道至陕州,过潼关,走华州,再直抵长安。

  事实上,大唐立国百年,君王往来长安、洛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走这条道路。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条道路上,拥有数量众多的行宫,以备行幸。

  包括:

  昭应县南,华清宫。

  渭南县西十里,游龙宫。

  郑县显东北三里,神台宫。

  华阴县,县西十八里,瓊岳宫,县东十三里,金城宫。

  关乡县,轩游宫。

  灵宝县,桃源宫。

  陕县,陕城宫。

  硖石县,绣岭宫。

  永宁县,县西五里,崎岫宫,县西三十三里,兰峰宫。

  福昌县,县西十七里,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