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还不归位更待何时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谢三郎对军阵也算熟悉,但是再熟悉还能熟悉过兵部侍郎去?

  既然已经请了兵部侍郎张侍郎以备咨询,何必又请谢三郎?

  面对杜九郎的这个问题,辛评事撇了撇嘴。

  “请谢御史前来参与幽州偏将安禄山的三塘会审,自然有其缘由……

  刚才说了,谢三郎对军阵之事非常熟悉……

  至于律法方面自然不必多说了……

  在你杜九郎的眼睛里,汜水谢三郎乃是一位军事专家,前来参与三堂会审,就是以备咨询,自然职能之上和兵部张侍郎重叠了……

  但是,在我们大理寺的眼中,在政事堂的一众相公眼中,汜水谢三郎,却不仅仅是一位军事专家而已……”

  说着,辛评事又瞥了杜九郎一眼,眼神之中的鄙视毫不掩饰,随即转向了谢三郎,正色说道:

  “汜水谢三郎,在我等眼中,是我大唐司法官员之中最懂军阵之事的,也是懂得军阵之事官员之中,对大唐律法最熟悉的!”

  这话说得……

  即便谢直长期脸僵,基本在正式场合,都是以面无表情来应对各种情况,听了辛评事这样的夸耀,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杜九郎更是气愤填膺。

  辛二你他么是不是有病啊!?就算你要抱谢三郎的大腿,一心想要吹捧他,你好歹也看看场合吧!?你一个大理寺的评事,在大理寺二堂,当着刑部、兵部、御史台、大理寺的一众四品官员,尤其还是在大理寺少卿袁仁敬在场的情况下这么吹捧……我这个代表御史台出面的监察御史都他么听不下去了好吗!?

  就算是谢直,在懂律法里面最懂军阵,在懂军阵里面最懂律法,又能怎样?

  比律法,别说不好说,主审官,大理寺少卿袁仁敬,跟他差不多吧?

  比军阵,兵部侍郎肯定比他强吧?

  就算他都懂又能如何?

  占了个“全”而已,律法上面前算得上“精”而已……这有个屁用!?

  在场之人,都能覆盖了他的这些所谓的能耐,还要他干什么用!?

  结果,还没等杜九郎问出来呢,辛评事直接揭示了答案。

  “重在调和!

  军阵之事,张侍郎说了,如果多用军中术语,我等司法官员必然听得云山雾罩,难以精准把握其中的分寸。

  另外,张侍郎对大唐律法不熟悉,难以把握何处何事才是我等司法官员最为看重的地方,一个不经意,就有可能疏漏过……

  所以,就要麻烦谢三郎亲自调和了!

  我的司法官员需要落实的证据,查证的事实,由谢三郎用军中术语向张侍郎解释,明明白白!

  张侍郎表达的军中术语,经谢三郎转述之后,能够让我等司法官员听得清清楚楚!”

  说到这里,辛评事转向自家上官,大理寺少卿袁仁敬,躬身一礼。

  “正是有此考量,我家少卿袁大人这才传书政事堂,不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