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3章3上本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上本》这出戏是取材自谢直金銮殿上连开三炮的故事,自然有前因有后果,也有通济渠小院门前的那一波混乱,最终高-潮于“谢三炮”一战成名。

  这个故事在魏家班的精心编排之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离奇,很是引人入胜。

  再加上这本是洛阳城中近期最为轰动的事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揭开了洛阳粮案的遮羞布。

  消息灵通的可能还好点,多少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而那些消息不灵通的,或者想打听消息,都不知道上哪去打听的,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

  谁不想知道知道“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大案”是个什么情况?

  只不过他们没有途径而已。

  现在《三上本》上演,他们可算是有了机会。

  虽然都知道戏曲肯定跟真正的事实有所出入,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魏家班《谢公案》的本子,都是要经过谢三郎亲自过目的。

  这是啥?

  这是当事人认可的“改编版本”!

  即便艺术加工再浮夸,也多多少少能体现出一些事实吧?

  能够通过《三上本》来窥见个一鳞半爪的,这就足够了。

  所以说,魏家班每一次的新戏上演,尤其是《谢公案》的系列戏曲上演,都会引发足够的轰动,除了魏家班如今名声在外,还有众人对谢三郎办案猎奇的心理在做崇。

  闲话不多说,《三上本》正式上演,曲折情节,引动着所有观众们的阵阵惊呼,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紧紧盯着台上,生怕错过了魏家班的唱念做打,也怕错过了谢三郎的举措。

  呃……也不对,不是所有观众都如此,至少就有一人心不在焉。

  谢直!

  这是自然了,亲眼看着自己的经历被改编成戏曲,这种感觉怪怪的。

  戏台之上纵然表现的再热闹,戏台之下纵然惊呼声再喧嚣,有怎么和当初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的紧张相比?

  直白来说,就是疏离感很强,总是感觉戏台上下没有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但是这出戏他还不能不看。

  这是魏家班根据他的经历改编出来的戏剧,虽然台本都是他亲自审定的,但是不亲自看一遍,总是有点不放心,况且魏三就因为等他,给魏家班、给儒家惹出来这么多的麻烦事,他要是转身就走,魏三等人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终究会寒了他的这一番心意,谢直虽然生性有点淡漠,但是这些人情世故还是看得明白的,在一直重用魏三的这个当口,犯不上如此对待他。

  再者说,还有杜甫带着裴杜氏和裴美娘呢,人家娘俩是杜甫费了好大劲才说服,答应从白马寺进香回来看一看这出新戏的,谢直和杜甫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了,朋友之间很多虚礼可以不必在意,他真要是不想看,直接走了,杜甫也能够理解。

  不过,人家娘俩呢,不说裴杜氏是杜甫

  请收藏:https://m.huhlo.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